三字經

連續循環

序號       內容
1 三字經-第1集
2 三字經-第2集
3 三字經-第3集
4 三字經-第4集
5 三字經-第5集
6 三字經-第6集
7 三字經-第7集
8 三字經-第8集
9 三字經-第9集
10 三字經-第10集
11 三字經-第11集
12 三字經-第12集
13 三字經-第13集
14 三字經-第14集
15 三字經-第15集
16 三字經-第16集
17 三字經-第17集
18 三字經-第18集
19 三字經-第19集
20 三字經-第20集
21 三字經-第21集
22 三字經-第22集
23 三字經-第23集
24 三字經-第24集
25 三字經-第25集
26 三字經-第26集
27 三字經-第27集
28 三字經-第28集
29 三字經-第29集
30 三字經-第30集
31 三字經-第31集
32 三字經-第32集
33 三字經-第33集
34 三字經-第34集
35 三字經-第35集
36 三字經-第36集
37 三字經-第37集
38 三字經-第38集
39 三字經-第39集
40 三字經-第40集
41 三字經-第41集
42 三字經-第42集
43 三字經-第43集
44 三字經-第44集
45 三字經-第45集

三字經-第1集

  尊敬的各位老師,尊敬的各位同學們,大家好!請掀開《聖學根之根》第一冊,《三字經》,第三十三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:「《三字經》,宋.王應麟」。我們從今天開始,一起來學習《聖學根之根.三字經》的課程。

  《三字經》,這部蒙學的經典是宋朝的王應麟先生所作的。《三字經》當中,內容大多是採用韻文的形式,跟我們前面所學的《弟子規》是相同的,都是三字一句,四句一組。所以《三字經》讀誦起來,就像一首詩一樣,也可以像小朋友在唱兒歌,起到朗朗上口的作用,其中的內容,對於孩子的心志是很好的啟發,所以這部《三字經》,是一部很優秀的蒙學經典。徐醒民老師談過,在從前小朋友要上私塾的時候,他們所讀誦的課本種類還是比較多的,其中大多數都有蒐集在現在這一套《聖學根之根》當中,特別是三、百、千,這是蒙學的鐵三角。聶振弢教授曾經說過,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,在古時候小朋友們到私塾去讀書一定要學習的。此外還有包括《四字鑑略》、《五字鑑略》、《龍文鞭影》、《增廣賢文》等等,還有《幼學瓊林》。《弟子規》還沒有編寫出來之前,在蒙學的經典當中,《三字經》的知名度是最高的。在我們小時候,母親送給我們的第一本書就是《三字經》。

  《三字經》這種韻文的形式,讓孩子們學習起來能夠朗朗上口,是三字一句,四句一組,每四句讀起來的時候就像一首詩,所以小朋友們讀誦、學習,讀起來非常的順口。一般在私塾當中,教導兒童的老師都會用《三字經》這部書做為小朋友們開蒙的讀本。在這部書當中,它所闡述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,讓小朋友們睜開他的小眼睛、豎起他的小耳朵,從這部書裡面就能開始學習天地、人倫、經典、諸子,包括歷史,還有在歷史當中有許多的好榜樣,小朋友們從《三字經》都能學習到。徐醒民老師特別稱讚它,這是一部國學簡要的索引。就如同《四庫全書》一樣,《三字經》就像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,而它的內容就好比提要,相對於整部《四庫》一樣。從這個簡要的索引裡面,小朋友們就可以開始認識和了解天地當中宇宙萬物千姿百態的內容,特別是中國人的歷史,還有中國人的經典,以及小朋友們可以效法和學習的榜樣。因此這部《三字經》對於陶冶孩子的性情、增加孩子們對於國學方面的常識,都是很有助益的。像這部書一開頭就談到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個開篇,它的意義跟內涵就無窮無盡、無量無邊,可以貫穿在我們生命的歷程。在學習聖賢文化跟教育的過程當中,就是要恢復我們本性的本善,這個意思就非常好,小朋友們開始讀書、開始認字,就從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開始學起。認得這個「人」字,就如徐醒民老師所說的,有助於提高孩子們的人文修養,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,不為物欲所迷,這樣他所求的一切學問,所增長的一切見聞、知識,才能自利利他、利己利人。有了這樣的啟蒙、開蒙、良好的基礎,小朋友要成為小聖賢,這就很有希望了。這部書確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。

  首先來了解這部《三字經》的編者王應麟先生的生平,王應麟是「字伯厚,號深寧」,這是宋朝的大儒;他的原籍是在開封府祥符縣,他的曾祖父曾經擔任過北宋的武經大夫、保信軍承宣使。在中國的歷史上,也是有一段比較動亂的時期,金兵入侵的時候,宋室南渡,到了孝宗的時期,他們才開始在慶元府這個地方定居,在鄞縣(鄞縣在現在的浙江一帶)。王應麟先生,是一位從小就非常有天賦的,可以說是天才兒童,在歷史當中記載,他九歲就通達六經。九歲可能有很多小朋友還每天在遊玩、嬉戲,王應麟先生在這個年齡,六經就已經通達了。十六歲之後「從鄉先生吳參倚受學」,後來又跟著王埜受學,而王埜的父親王介是呂祖謙先生的學生,後來王埜又跟真德秀先生求學。真德秀先生,如果我們有讀過《五種遺規》,經常看到真西山,就是真德秀先生,我們對他應該是很熟悉了,在《五種遺規》當中也有收錄他的著作。全祖望先生曾經記載,王應麟的學問是私淑於東萊,但是他不僅是如此,包括建安、江右和永嘉之學,他都能兼容並蓄。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體會到,他不僅是天資非常好的天才兒童,而且後天也非常認真勤勉的學習,兼採眾家之長,可以看出他的德行跟學問,在那個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
  他在十八歲考入了國子監,到了第二年又考中了進士,但是他在進學,參加科舉考試的過程當中,做為讀書人,他並不以此自滿,我們通過他所說的一句話,就可以體會到他當時的志向和思想。因為他覺得有很多人走學而優則仕,參加科舉考試的道路,往往是為了自己的功名,在這裡沽名釣譽,而不是真正仰慕聖賢的道德學問,一心向學的讀書人。所以什麼樣的讀書人能成為國家、社會所需要的人才,所謂的通儒?就像王應麟先生所說的,要對於制度典故都有深入的學習和研究,而不是學習聖賢學問,用來博取功名的。所以他雖然是考中了進士,金榜題名,但是他還是繼續發憤努力的讀書和學習,希望將來能中博學宏辭科,果然沒有幾年,他考中了博學宏辭科。同年的五月份,在集英殿考試的時候,王應麟擔任複考的試卷官,就是主考官,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,當時就是參加考試的一位讀書人,王應麟先生在這場考試當中,把文天祥列為第一名,他應該算是文天祥的老師。

  王應麟先生一生所留下的著述也是很多的,有三十多種、六百多卷,所涉及的範圍非常的廣泛,後人稱讚他是一位博學多聞的、很難得的讀書人。在宋代,當時的讀書人很難跟他相比。我們可以體會到他的道德學問,真的是非比尋常。而這種學問上的成就,是得力於他的優秀的家教。他的父親叫王撫,在那個時代,他父親的文章和氣節就非常出名,所以他從小受到很好的家教,接受儒家教育嚴格的鍛鍊和密集的薰陶。父親因為道德學問本身就非常好,自己的兒女都是親自教導。當時跟著父親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如果稍有鬆懈,父親就會很嚴格的教訓他。從小在這麼好的家學當中,鍛鍊出王應麟才思敏捷的風格。所以他能夠成為當代讀書人中的佼佼者,這跟他家學的淵源是很有關係的。「學而優則仕」,他後來當官了之後,也是非常的廉潔,充分的體會到老百姓的疾苦。但是因為在當時,官場上還是有比較黑暗的一面,所以後來他被當權者所忌恨,只好隱居在故鄉,認真的讀書、教學,並且留下了很多非常有意義的著作。

  《三字經》這部書,完成的時間大概是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之間。王應麟先生把他一生的道德學問,都呈現在這部蒙書當中,這也是他在晚年居家隱居的時候所作的書。有許多的老人家到了晚年,對於兒童的教育、啟蒙的教育,都是非常重視的,因為兒童是國家、民族未來的希望,這些充滿了愛心的讀書人,品德跟學問都非常好,他總是希望把他一生的智慧跟經驗都傳授給下一代。我們看到有很多老人家到晚年,都非常關心兒童的教育,關心國家下一代人才培養的問題。王應麟先生在晚年隱居的時候作了這部《三字經》,也是為了教導子弟讀書、治學,以此來做為開蒙之用。

  《三字經》的內容,文辭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,它的含義是非常的深廣。因緣生老師在這裡也評價他的用詞很恰當,條理很清晰。內容是「淹貫三才,出經入史」,雖然是給孩子啟蒙的書,但是對於中國歷史當中經史子集,又有所涉獵,包括天地人之間的道理,宇宙萬物的生成。這個內容對於童蒙求學的過程當中,能夠讓他理清次第,又可以做為他日後再不斷的深入研究和學習四書五經的發端,所以這部蒙書是編得非常之好。

  在民國年間,章太炎先生是一代國學大家,章太炎先生就曾經增補過《三字經》。因為王應麟先生畢竟是宋朝人,宋朝以後的歷史在《三字經》當中就沒有呈現出來,所以太炎先生做了增補。他曾經說《三字經》世傳是王伯厚所作(王伯厚就是王應麟),在《三字經》當中闡述歷史的部分,歷代的興廢本來是止於宋朝這一代,而從遼、金以下這些內容,是明代、清代的人續修的。歷朝歷代也做了一些增補的內容,章太炎先生當時也對於《三字經》的內容,對歷史的部分做了一些增補。太炎先生在序文當中說,這部書最初是先舉方名事類,然後又談到了經、史、諸子,因此以這部書來做為兒童的啟蒙讀本,內容相對來說是比較完備的。

  太炎先生也說到(說這個話是在民國年間),在民國年間,學校當中的讀書人,有的時候對於五經題名、歷朝的次第,中國歷史的前後,在他概念當中是比較模糊;甚至於更嚴重的,有一些大學生連周公是誰都不知道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道德學問的基礎跟古時候相比已經相差很遠了,如果要讓他真正通曉經史子集的內容,確實是很難的。太炎先生有感於在中國的歷史當中,近代因為遭受到內憂外患,中國固有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與破壞,當時他也感覺到這是一個比較急切、嚴重的問題,所以就用《三字經》的蒙學典籍來教導孩子,希望下一代年輕人在道德學問方面都能有所增強。而《三字經》這種啟蒙,它在蒙學經典當中的作用,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。因此太炎先生特別強調,我們要恢復中國傳統文化,也是要從蒙學開始,蒙學當中是以《三字經》為要,這讓我們體會到《三字經》這部書的重要性。

  我們學習《聖學根之根》,看到《三字經》這裡用「經」字。在古時候經典是讀書人非常尊重的,因為它都是記載著聖賢的言論、聖賢的思想,以及他們的智慧、經驗。而在佛經當中談到「經」字,包括了貫、攝、常、法四個方面的內容。一看到經,我們就能體會到,它所要呈現的是古今不變的真理。所以當這些內容,可以做為經典傳揚後世,被奉為經典的,說明這裡面的內容與教誨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,這是已經經過了歷朝歷代古聖先賢的認可,是超越時空而不變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「經」,如果按照佛門經典的解釋,就包括了貫、攝、常、法四個方面。

  首先第一是「貫」,貫是貫通的意思,就代表了這部經它很有層次、很有條理,內容從頭到尾都是貫通的。為什麼?因為它是古聖先賢從自性當中所流露出來的智慧。這是第一,「貫」。第二是「攝」,攝就代表經典本身具有很強的攝受力,就好像是磁石可以吸鐵一樣,這是「攝」。因為經典的內容和我們的性德都是完全相應的,所以我們體會到每當我們在學習經典的時候,是愈讀愈歡喜,它能把我們內在的智慧跟經驗啟發出來。在學習經典的時候,我們體會到,彷彿是古聖先賢智慧的光芒在照耀著我們,所以它有很強的攝受力。第三是「常」,經典本身是恆常不變的,也是超越時空的。就像《三字經》,古時候用來啟蒙是行之有效的,在當今時代,用來做為兒童啟蒙的讀本,仍然是有著恆常不變的效用;甚至於當這部經被介紹到外國,也同樣能用於教導和攝受在外國的孩子們,所以經有「常」。這部《三字經》,有英文的翻譯本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收錄。這是說經本身就具有「常」的特性。第四是「法」,法是法則。我們遵從法則、遵從原理原則來學習,一定能有成果。能達到什麼樣的成果、達到什麼樣的效用?在儒家來說,能成為聖賢君子;在佛法來說,可以成佛、成菩薩。這是經,它有貫、攝、常、法。

  《三字經》,我們剛才介紹了作者王應麟先生,他不但是非常博學的一位讀書人,而且文章和氣節都推重一時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王應麟先生善於為國家、社會選拔人才,當時他在擔任主考官的時候,科考當中就提拔了文天祥做為當時考試的第一名,這是「慧眼識英雄」。他能夠把文天祥提拔出來,後來文天祥為了國家、民族又做出了這麼多的貢獻,特別是他的精神流傳千古,一直到現在都啟發著中國人,成為中國人效法學習的民族英雄,這種精神、道德方面的榜樣更是了不起。文天祥的成就,我們也可以這樣說,是歸功於把他選拔出來的好老師。確實,伯樂和千里馬,這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正是像王應麟先生,他本身很有氣節、很有道德學問,所以才能為國家、社會選賢與能。

  關於《三字經》和它的作者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下面就正式開始學習《三字經》的經文:

  【人之初。性本善。】

  這一句經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,大家都耳熟能詳。經典開頭的教誨都是至關重要的,哪怕是蒙學的經典,我們不要小看它,就是這一句話,『人之初,性本善』,也都能把儒釋道經典當中至深的義理貫徹其中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人的本性是本善的,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聖賢教育。中國人教育的理念,首先是承認人性本善。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談到,這一句就如同佛陀的教育。我們看到佛陀的教育,它的核心、中心的理念就是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而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和《三字經》當中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意思是完全相同的。因此,從事於儒釋道聖賢教育的人,首先就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認知,就是首先要承認、肯定人性本善。既然人性本善,教育的目的是在哪裡?教育的目的非常的簡單,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回歸到本善。回歸到本善,這在儒家來說,就是聖賢的境界;而在大乘佛法當中,回歸本善的人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之人,也就是佛菩薩了,所以本善就是成佛。

  既然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為什麼還要教育?這跟《三字經》下面的這一段經文有關,所謂『性相近,習相遠』。我們的本性雖然是本善的、是相同,可是習性卻不完全一樣,習性跟本性的距離就比較遠。「習」是什麼?習就是習慣。雖然本性是本善的,可是習性就有不善之處。就像中國古人所說的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所以環境對於一個人的薰染、對於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。特別是小朋友,因為他就像一張白紙一樣,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薰陶。所以當這個孩子,他跟好人在一起,他就變成好人;而跟惡人在一起,他就學壞了,這就是習性。當然,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一個人,幫他從原本不善的習性回歸到本性本善,這就是教育的目的,教育的理念就是從這裡興起來的。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為什麼師父上人常常會強調教學的重要性。老人家常常引用《禮記·學記》所說的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一切的社會問題都跟教育有關。只要能推廣聖賢的教育,把人教好,社會當中不好的事情就不會發生,甚至於在地球上所出現的種種災難也不會發生。為什麼?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。

  中國人是最懂得教育的國家和族群,中國人的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教育的智慧、教育的方法、教育的經驗,還有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,一代一代的培養出了許多的聖賢之人。中國人在近代喪失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,這是非常可惜、可悲、可嘆的事情;在近代以來的戰爭也好、動亂也好,都不算是真正的災難,而中國人自己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、經驗完全都疏忽了、輕視了,甚至否定,這才是根本的災難。所以為什麼社會上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,包括地球上產生如此多的災變,我們要追溯到根本,都是教育出了問題。如何才能根本解決問題?解鈴還須繫鈴人,真正要解決問題,還是從教育入手。如果在我們的國家、我們的社會,都大力的推廣儒釋道的聖賢教育,把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聖哲的教育,在孩子從小開始啟蒙、開始讀書這個過程當中,都能貫穿其中,社會的問題就能根本的解決。在去年年底,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許多教育的專家、嘉賓們,就曾經到弘明實驗學校來參觀,看到這所學校用十多年一貫的教育體系,把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的聖賢教育貫穿其中。小朋友們從二三歲、從四五歲進到幼兒園開始,就從「三百千」,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,從這些啟蒙的經典開始學習,學習《弟子規》,背誦《論語》。我們看到這些孩子,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,都在這所學校薰陶跟學習聖賢的教育,而這種教學的成果是非常卓著的。當這些來自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專家們看到弘明實驗學校的教學成果,他們非常的讚歎,也很希望在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,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方式。我們相信,中國的這一套教育的經驗、教育的智慧、教育的方法,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能夠給世界、社會帶來安定與和平。

  所以這一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是我們要特別重視的、《三字經》開篇的一句。誠如因緣生老師所說的,無論是經典還是古書,往往都是在開篇的經文當中見分曉,絕對不能輕易放過,它有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。因為中國古人的習慣,是會把一部經、一部書的主旨擺在全書的開端,這是開門見山的方式;對於《三字經》這部書來說也是如此,所以整部《三字經》的總綱領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

  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關於「人性本善」跟「人性本惡」的論述,孟子所說的是人性本善的觀點,而荀子則是強調人性是惡的。漢朝的揚雄,這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學者,他的觀點則是說「人性是善惡相混」;而老子的觀點、論述也是非常的精妙,他強調「人性是超越善惡的」;戰國的尸子又強調「人性非善非惡」。其實,這些觀點都有它的道理存在。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這個觀點,「性」是指的自性,就是佛家所說的性德;荀子所說的人性是惡的,這個地方所指的是人的習性,習性是受到後天的薰染,所以造成一些不好的習性就會生發出來。荀子所談到的,就是《三字經》當中所說的「性相近,習相遠。苟不教,性乃遷」。因此我們了解到古聖先賢所說的觀點,如果能夠了解它的深刻的義理,對於它的論述都是能夠融會貫通。所謂的人性,就是《大學》當中所說的「明德」,也就是聖人之德。《大學》一開端就是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《大學》的經文,也把人生的價值觀說得非常清楚。一個人來到世間,我們學習《大學》,這是大人之學、大丈夫之學,要如何著手?明明德。這個地方說的明德就是《三字經》所說的本善;換句話說,我們要恢復自性當中的本善、本有的性德。「明明德」,第一個明是動詞,第二個明是名詞。「親民」,這是慈悲愛護一切人民,這是覺他。「止於至善」,這是自覺覺他都是圓滿的。在《中庸》當中開篇也說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這一開篇,也是講述一個重點、綱領,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。如何才能恢復本性?學習和落實古聖先賢、佛菩薩的教誨,就能恢復自己的本性。當我們的本性恢復的時候,自性當中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全部都恢復、都能現前。因此這裡所學習的這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跟《中庸》所說的「天命之謂性」是很相應的,跟《大學》當中所說的「明明德」是相應的。而明德並不是從外面來的,明德是自然而然、未經任何的造作而生成,這是天性,這個天性、本性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。雖然這裡所用的名詞不相同,在《大學》說「明德」,在《三字經》當中說「性本善」,在《中庸》當中說「天命之謂性」,說法不相同,它的義理都是貫通的,天性、明德、本性,只是不同的名詞而已。

  人性本善,善和善惡之善是不相同的。明德當中是清淨無染的,因此,一個人的明德、本性是同時具足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、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,這當中完全都具足。所以明德是清淨無染的,而人性的本體,是超越善也超越惡,沒有善也沒有惡。正如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談到,它在呈現出表象的時候,也沒有辦法絕對的判斷出善惡,可是在起作用的時候,它是善惡分明、善惡立辨的。所以我們學習聖賢的學問不要死在句下,認為孟子跟荀子怎麼會講出不同的說法?如果對於儒釋道聖賢的經典融會貫通,就能夠了解真正的內涵。而因緣生老師在這裡也說得很好,孟夫子說性善是勸人向善,荀子談到性惡是教人止惡。我們在《三字經》的一開端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在這個地方就體會到聖賢的教育、聖賢的學問,讓我們要恢復自性的本性本善。而「人之初」,如果按照佛門的說法,「初」可以解釋為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。性本善,「本」是本有的,我們性德是每個人自己本有的,每個人本有的性德跟古聖先賢、跟諸佛菩薩都是無二無別的。所以性本善特別強調,本善是我們本來就有,不是從外面而來,因此叫做自性。本來有的稱為本性,它是天然的,所以也叫天性。至於本性,到底要如何理解?實際上在儒家來說,成聖成賢就能體會到什麼是本性本善;在佛法來說,是要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就能體會到我們的性德真正的內涵。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,就曾經說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這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。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本性是清淨而沒有染污;「本不生滅」,自性是沒有生滅的;「本自具足」,它什麼都具足,具足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一切的無量都具足;「本不動搖」,自性本定,沒有動搖;「能生萬法」,自性起作用能現出整個宇宙。從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五句話,我們就能認識到本性是什麼。每個人身上都有跟聖賢、佛菩薩一樣的性德,了解了事實真相之後,就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。為什麼?我們的性德跟聖賢、佛菩薩是完全相同,什麼都不缺,從這裡真正建立起了自信心。所以自信心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上,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這五句話,讓我們真正的認識了自己,也認識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讓我們建立起毫不動搖的信心。

  通過這個解釋,就可以體會到性本善的「善」,它本身已經超越了善跟惡。這是形容詞,是代表著圓滿,也就是我們的自性太圓滿了,無法用任何的詞彙來形容。因此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,大徹大悟,他真正的體會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一切眾生的本性跟佛都是相同的。所以這個善,已經超越了善惡本身,這是圓滿的。圓滿是形容一個人的性德、一個人的自性具足了圓滿,他的智慧是圓滿的、他的德能是圓滿的、他的相好是圓滿的,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圓滿的,都是從自性當中自然的流露出來。所以性本善,讓我們認識到每個人所本具的性德都跟聖賢、佛菩薩沒有差別,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恢復我們本有的性德。六祖惠能大師,這是禪宗的六祖,本身他是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。五祖為他講解《金剛經》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大徹大悟,妄想分別執著徹底的放下,而他放下之後所說的五句話,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示現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。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五句話,義理是無限的深廣。自性,本自清淨,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來是清淨,沒有染污;本不生滅,沒有生死;本自具足,沒有欠缺。這就是《華嚴經》所說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如來就是自性。我們跟諸佛自性是相同的,都具足圓滿的智慧、德行、能力、福報,是無量無邊,平等平等。所以像佛陀、像六祖惠能大師,已經徹悟了自性,而我們凡夫自性其實是存在的,只是我們迷失了而已,迷失了之後就不起作用。本無動搖,這是指我們的念頭。我們凡夫,妄想分別執著很多,特別是妄想,一念接一念,前念滅、後念生,妄想紛飛。這是假的、是虛妄的,而真心是不動的。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,所有的宇宙,十法界、六道輪迴也都是自性當中所變現出來的,這是《華嚴經》當中所說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自性是能夠生出萬法的。因此我們從佛教的經典、佛教祖師大德的這些開悟的偈子當中,就可以更深入的體會到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是什麼樣的狀態。所以《三字經》確實很多的經句,都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智慧的啟迪。

  我們了解到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止於至善、恢復本善,這就是我們學習聖賢教育、學習經典的目的。了解了目的之後,就會認真的來學習聖賢的教誨,不斷的提升我們自己本有的智慧,把提升智慧、提升靈性做為生命的目標。因此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就體現出了我們教育的目標、理念。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性德都是本善的,都具有跟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,都具有聖賢的明德,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人,在教學的過程當中,就能效法孔老夫子的心量,真正做到有教無類。我們要體會到人是教得好的,原來人是這麼好教。所以在佛門裡面也說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眾生,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。這種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,在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這句經文的啟迪當中,就真正彰顯出來。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:

  【性相近。習相遠。】

  我們的本性都是本善的,可是因為環境的差異,習性差別愈來愈大。在《論語.陽貨》篇當中,孔老夫子講過一句話,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」。王應麟先生編訂《三字經》,這句經文是不是從《論語》當中而來的?雪公老人講解這段經文談到,「子曰:性相近也」,「性」字是從心從生,是先有性,然後才生動物,所以動物本著性來,類似佛法說的十二因緣。佛法當中說世間、出世間法,無始無終,過去現在未來,佛法都會講到。佛知道過去無始,找不出開始;未來無終,也沒有結束。無始無終,這是說的性,法爾如是、天然如是。孔老夫子的教學是世間法,他不強調過去、未來,而是現在,中間的這一段。這樣講也是很對的,因為有現在,就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譬如剛才所上的課已經過去了,我們身上的細胞已經死生了無數。自古以來都有現在,未死就還有未來,就像我們的肉體一樣,到八點還未死便是未來,由這個往下發展就是無始無終,所以孔子對於過去、未來他都了知。為什麼他懂「性」,他不說得這麼深?因為講出來大家不能理解、不能懂,所以孔老夫子就不說。這是『性相近』。

  『習相遠』,「習」就是習氣。習不是性德,而是習氣,習就是習染。在《中庸》當中說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」,它沒有表現出來,這是第八識所藏的種子。未發的喜怒哀樂,這是情,它不是性。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」,它表現出來合乎一定的節度,不能超過。樂則是情,它已經發出來,要讓它調和,讓一個人的情中正和平。「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,這就是佛家所說的萬法唯識。下面孔子說「性相近」,本性本來是相近的。這是指本性相近,原來無始,找不出來。眾生的本性在最初,彼此是差不多,為什麼後來產生差異?就是「習相遠」。

  性是貫徹到盡虛空遍法界的,所以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性,性參加在眾生身上,眾生有父母,父母有習慣。在男女陰陽和合的時候,性參加上去,三和合就坐胎。如果性不參加,光有父母的和合、陰陽和合,也是不能坐胎的,坐胎就有一陰一陽。所以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,很強調胎教的重要性。母親懷孩子的時候,一舉一動都是非常重要,它會影響到孩子,所以母親不能隨便吃、隨便看,擔心壞的習染會影響孩子。所以母親在這個過程當中,胎教很重要,她的思想、言行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。而孩子在母胎的時候,他的習氣還輕,出胎之後一接觸就有愛、取、有,性的本來就變了樣子,就變遠了。所以每個人習染不同,彼此之間的差距就會愈來愈大。這是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

  小朋友剛剛生出來的時候,他剛生下來一百天,所謂「人生百日,體露真常」。小朋友生下來一百天,他這種本性本善的體現完全顯露出來,那就是佛陀,本來是佛。人出生到世間,本來是佛,以後怎麼會淪落成現在這個樣子?本來是聖人的。這個問題就在《三字經》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當中可以做出很好的解釋,因為本性是本善,完全相同,但習性是不相同。所以一個人生活、成長的環境是非常重要,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一個小朋友,如果他從小就是跟聖賢的父母、聖賢的老師生活在一起,那他自然就薰染成為聖人;他跟凡夫在一起,他就墮落為凡夫。從這裡就能生起教育的念頭,教育是從哪裡來的?我們後面會學到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他隨著外面的環境產生變化,所以教育就非常的重要。「教之道,貴以專。」可以真正體會到中國古聖先賢教育的智慧、教育的理念、教育的總綱領,都是在《三字經》開頭的這些話當中就體現出來。

  「性相近」,在這個地方他沒有用「性相同」。在佛法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「不一不異」,這是形容我們的自性,所有人的自性不異,不能說不一樣;不一,也不能說一樣。像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,而我們還在六道輪迴當中,不一。我們都有、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,跟釋迦牟尼佛是相同的,我們都有和佛一樣的如來智慧德相,所以不異,這個地方是沒有不相同之處,沒有不同;可是他現在是佛,而我是眾生,這是不一。因此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是以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而不能證得,因為每一個人現在的妄想分別執著程度不相同。在佛經當中還有比喻,譬如在一個房間裡面有一千盞燈,這一千盞燈當中,每一盞燈都能照滿整個空間,這是不異,意思是相同的;可是每一盞燈都是自己照出來,我們在這當中熄掉一盞燈,其他的燈還是亮著的,所以它不一。這就是每一個人自性都能變現出宇宙,可是每一個人的宇宙所看出來的風景是不相同的,因此佛門用「不一不異」。雖然都是共同一法身,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是我們的受用不相同,像釋迦牟尼佛、大聖大賢,他們已經圓滿恢復了自己的性德,已經明明德了,而我們還是凡夫,還要繼續的努力。「性相近」,這就是提醒我們,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;「習相遠」,就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這是我們在輪迴的過程當中沾染了許多的妄想、分別跟執著,但是只要能夠把這些妄想、分別跟執著放下,所恢復的境界跟諸佛菩薩是沒有差別的。這就是性相近,而習相遠。

  為什麼在這裡是強調性相近,而不說相同,沒有說性相同?因緣生老師也特別談到,心性之理,它是非常微妙難思的,我們只可以體悟,但是很難言說,這是需要深入的體悟跟修證,才能體會得出來。習相遠,「遠」是差別,「習」是習性、習慣。積習而成慣,自然就形成了無形的力量,一個人所想的、所做的,也都會受到這股力量的影響、牽引,因為它積聚時間久了之後就很難再轉變了。所以一個人,他往往窮盡一生都很難改變他本有的習慣、習性,就是這樣的道理。但是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賢教育,真正的目標就是要恢復自性所具足的一切智慧、福德、才藝跟相好,也就是《三字經》在這裡所說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是我們的方向與目標,能夠恢復自己的本性本善。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首先要發恥心,要有羞恥心。我們看聖賢、佛菩薩,為什麼他們能恢復自己圓滿的智慧、德能與福報,而我們還是煩惱習氣非常深重的凡夫之人?要是把羞恥的心真正發起來,這就是我們不斷努力向上的動力。所以這裡說習相遠,「習」就是習氣,「遠」就是差別。每個人遇到的緣不同,他的習染不同,差別就會愈來愈大。這不外乎就是佛門所說的妄想、分別與執著,而在佛法裡面談到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阿羅漢他有妄想、有分別,但是他沒有執著;菩薩他是有妄想,但是他沒有分別、執著;諸佛如來已經完全放下了妄想、分別和執著,真正達到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的境界了,而明心見性在性德當中、在自性當中,圓滿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是一時頓現,完全都顯現出來。所以在佛法的修證當中,一切眾生如果把煩惱真正的看破,知道煩惑本無,能夠放下執著、分別、妄想,他自性的性德也就能顯發出來。因此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這是真實不虛的。這是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下一句是:

  【苟不教。性乃遷。】

  假如我們不能及時的接受聖賢人的教化、聖賢人的教育,而是身處在染污的社會洪流當中,善良的本性就會隨著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,這就是先入為主的道理,所以一定要特別的謹慎。『苟不教』,「苟」就是假如的意思,假如他沒有機會學習到聖賢的教誨,則『性乃遷』。這是所謂的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。一個人他學好難,學壞很容易,要染上許多惡習是很容易的事情。他這樣做,和自己本性的差距就會愈來愈大,所以「性乃遷」的「遷」一般是說改變的意思,他的本性本善在環境的薰染當中迷失掉了。但是我們要體會到所謂的「本覺本有」,因為正是性德是本性當中本來就具足的,所以是可以恢復的。「不覺本無」,這些妄心的習染,本來它是不存在的,是剎那生滅的幻相。在宇宙中間,按照佛法的定義,凡是會產生變化的都不是真的,它確實是剎那生滅,而且它生滅的速度非常快,在一彈指之間生滅三百二十兆次。

  因此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當一個人不能得到很好的教化,得到好的教育,他的性德就會迷失,他的妄心、習性就會當家做主。因此教育的教是非常重要的,要有好的教育。在《學記》當中說:「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者也」。教育,如何來定義它?教育就是培養、長養孩子的善心、善念和善行,要把他一些偏差的觀念、錯誤的言行糾正過來,真正引導他具備正確的思想觀念,進一步建立起宏偉的人生觀跟宇宙觀,這能達到教育人的目的。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,好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,他對於孩子一生人格的養成會造成至深的影響。一個人成長的過程,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所以母親往往是孩子在胎胞當中,就要通過胎教來給孩子稟受養正的教育,等到孩子出生之後,讓他接觸和學習《聖學根之根》的經典。老師和家長充分的配合,讓孩子的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都給他良善的指引,日後再通過社會教育,包括宗教教育的輔助,讓一個人生命的靈性不斷的提升。因此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為根本的,特別是母親,如果注重胎教。為什麼周朝能培養出聖賢的君子?這跟母親的胎教是有直接的關係。周朝三太,太姜、太任、太姒,都是非常賢德的婦人。太任在懷文王的時候,她就非常重視胎教,所以家庭教育是根本。孩子先天養正的教育,就是從母親這第一任老師開始的,之後才延續到學校教育、發展到社會教育,它的圓滿是在宗教教育。因此教育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。

  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一個人在幼年的時代,如果做為父母不能給他正確的引導,孩子一定會隨著習氣的牽引。本來他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原有的性德,這是靈明覺照;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,這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就會被煩惱所蒙蔽。所以童蒙教育的重要性,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體會出來。為什麼這裡強調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?就是強調教育的重要之處。一個人的明德,也就是他的本性,是每個人本來就具足的,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,我們的性德也並不會丟失;可是要讓他恢復本來具足的智慧,後天的教育,去除一個人蒙蔽明德的煩惱跟私欲,是非常重要的。至於如何教才能產生效果?教學的方法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因此我們看到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四種教育。「教」,是包括教育、教學與教化。因此聖哲的教育,根本就是仁慈博愛,而它的枝葉是什麼?它的枝葉是倫理、道德跟因果。就像一棵樹一樣,它的根是仁慈博愛,枝葉是倫理、道德跟因果;而它的花果,就是佛法當中說的戒定慧的功夫,它究竟圓滿就是能真正覺了諸法的實相,這是究竟圓滿的。能夠覺了諸法實相,就是這裡說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把一個人本性、本善、本有的性德真正恢復起來。要達到儒家所謂「止於至善」的境界,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,因此儒釋道的聖哲人,包括世界上各個宗教的創始人,都非常重視教育的重要性。教育不僅能使惡人轉變為善人,而且能夠讓迷失本性的人真正恢復他的自性,這就是達到了聖哲教化的目的。

 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,謝謝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