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語、續小兒語

連續循環

序號       內容
1 小兒語-第1集
2 小兒語-第2集
3 小兒語-第3集
4 續小兒語-第1集
5 續小兒語-第2集
6 續小兒語-第3集
7 續小兒語-第4集
8 續小兒語-第5集
9 續小兒語-第6集
10 續小兒語-第7集
11 續小兒語-第8集
12 續小兒語-第9集
13 續小兒語-第10集

小兒語-第1集

  尊敬的各位老師、尊敬的各位同學們,大家好。

  今天我們開始一起來學習《聖學根之根.小兒語》。首先,我們至誠感恩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教化之恩。孔老夫子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,夫子的教化之功,影響了幾千年來的中國人,也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有聯語曰:「先知先覺,為萬古倫常立極。」這是孔老夫子他所施行的倫理道德的教化,影響是非常的深遠。因為夫子的教化之功,使得我們中國在幾千年來得以社會和諧安定,人民安和樂利,國家長治久安。這確實要感恩孔老夫子,以及中國歷朝歷代的古聖先賢所施行的這種聖賢教育。

  「至誠至聖,與兩間功化同流」。孔老夫子和釋迦牟尼佛一樣,他老人家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,所以我們稱他是一位聖賢之人。而夫子之德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,就是溫良恭儉讓。夫子一生所表演出來的就是溫厚、善良、恭敬、節儉、禮讓,這是孔老夫子的五德。而夫子所施行的教化,是仁義禮智信。夫子的思想最核心的就是「仁」,仁愛的仁,也有說是「孝」,都可以概括夫子的教育的思想。

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部《聖學根之根》?在古時候,張載張夫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」。天地之心、生民之命要如何來立?正如同《禮記》當中所說的,所謂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是要靠聖賢人的這種教育,才能夠使天下的蒼生都得到永久的幸福,過上安定的生活,所以一切都是以教學為先。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繼承發揚古聖先賢所留傳給我們的倫理、道德、因果、聖賢的愛的教育,能夠讓它代代相傳,發揚光大。所以說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,我們要是能夠把聖賢所傳給我們的這些學問真正的繼承下來,天下的太平是指日可待的。

  而它的根本是在哪裡?它的根本是在童蒙養正,這是聖賢教育的根。也就是師父上人老人家所提倡的,從《弟子規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,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,所以我們扎根就是要從這三個根當中去開始學習跟落實。而這三個根,我們可以說就是《聖學根之根》的主要的內容。所以說一切人天聖哲仙佛,乃至於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都是從儒釋道三個根當中所建立起來的。所以我們要扎這個根,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。

  《小兒語》這部書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作者。它的作者是呂得勝,呂得勝又稱為呂近溪,他是明朝時期的一位大儒,是嘉靖年間,生活在寧陵這個地方(寧陵就是在我們現在的河南省)。而《小兒語》這部書則是用四言、六言、雜言這種通俗的語言的形式,來闡釋經典當中做人處事的道理,這部書就是呂得勝先生所編輯的。

  呂得勝先生的兒子是呂坤,呂坤就是呂新吾,他是明朝時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,而且他的官也做到很大,做到刑部侍郎、刑部尚書這樣的地位。我們知道,呂得勝先生確實是用《小兒語》當中所闡釋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來教導自己的孩子,最後把孩子培養成材,不但是一位大儒,而且官位也做得很高,為百姓、為社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。呂坤他曾經輯錄過歷史上許多這些有德行的女子的事跡,把它輯錄成一本書,叫做《閨範圖說》。同時他的思想是反對朱熹的學說,而主張我們學儒要回歸到先秦的儒家的思想。所以這裡我們看到,這父子二人都是非常有德行、有學問的。

 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《小兒語》的序。呂近溪先生在序文中說:「兒之有知而能言也」,當小朋友們他們開始懂事了,能夠說話的時候,都有這些歌謠、這些童謠讓孩子來吟誦。我們小時候也是學過很多的童謠。所以孩子們跟孩子們之間彼此的相互學習,一代一代的傳下來,而不知道這些童謠最初是誰所寫出來的。

  譬如說在梁宋年間,就有「盤腳盤」、「東屋點燈西屋明」這類的歌謠、這類的兒歌。可是呂近溪先生他覺得說,學習這些兒歌童謠,它雖然是很有趣味,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他的德行,還有學問的增長,其實是沒有很大的幫助的。所以呂先生他覺得,童謠確實是需要來編寫一個能夠幫助孩子長養他的智慧、長養他的學問的童謠,這樣就不會浪費、耽誤童蒙時期的寶貴的時光。

  所以他說,「夫蒙以養正」,我們知道這是《易經》當中的一句話,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。在童蒙時期,就是要給他施以純正無邪的聖賢教育,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。所以孩子他開始懂事的時候,小小的年紀,二歲、三歲的時候,就是要施以養正教育的關鍵時期。而如果在小時候只是讓他學習這些小貓叫、小狗跳這一類的,跟他身心學問無關的這類歌謠,雖然並沒有很大的害處,但是學習起來又有什麼用?

  所以呂先生他說自己是「不愧淺末」,我們知道,其實他是道德學問都非常好的一位讀書人,這是他的一個謙虛的說法。雖然自己德行學問很淺薄,但是因為考慮到孩子童蒙教育的重要,所以他還是把這些立身處世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、智慧、經驗,都把它重新的編成兒歌。「諧之音聲」,音律上非常的和諧,孩子們學起來才會朗朗上口。「如其鄙俚」,雖然這個話、這個語言看起來很通俗,但是小朋友們他學起來卻很容易理解,也很容易背誦,就把這樣的童謠編輯成一部《小兒語》。編了《小兒語》,使這些小朋友們就在歡呼戲笑之間,就是平常小朋友在遊戲、在玩樂的時候,就可以施以義理身心之學,聖賢的經典當中的這些學問,對孩子的身心有幫助的這些道理跟智慧,都穿插在童謠兒歌當中。而且一個小朋友學習學會了,他還可以去教其他的小朋友。這樣在小朋友當中不斷的流傳,他從小就自然而然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。而孩子們在童蒙的時候學習這些歌謠,他沒有一定的人生經歷,可能不能夠完全的理解這個內容。可是當這個小朋友長大之後,他有一些人生的閱歷,再想起小時候所學過的童謠,他自然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。「庶幾有小補云」,他覺得這樣的一個做法,對於孩子童蒙教育的養成可以有一點小小的幫助,當然這也是很謙虛。我們真正來學習《小兒語》的時候,會發現這當然不只是小朋友應該學,即使長大了,或者已經是大人了,再反覆的學習,仍然會有很多的啟發。呂先生說,即使是沒有什麼幫助,但是跟「盤腳盤」、「東屋點燈西屋明」這種歌謠比起來,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。所以這是他在序文當中所闡釋的編寫這部《小兒語》的目的和動機。

  我們看看下面這句經文,這就是《小兒語》六言的一句經文:「謙卑何曾致禍,忍默沒個招災,厚積深藏遠器,輕發小逞凡才」。這是其中的一句話,我們通過這個就可以看出《小兒語》它的語言的形式是什麼樣的,後面我們還會接著來學習。他用這種方式,裡面就蘊含著教我們要謙卑養德的這樣的一個人生的智慧,給我們的啟發是很深遠的。

  接下來,我們來看一看清朝的陳弘謀先生在《養正遺規》當中的按語。我們知道,《小兒語》這部書被弘謀先生收錄在《養正遺規》當中,《養正遺規》和其他的四部書一起編輯成了《五種遺規》。無論是《養正》、《訓俗》、《教女》,或者是《在官法戒錄》,就是把一個人一生當中從小到大,他可以終身學習的一些智慧跟經驗,弘謀先生都會集在了《五種遺規》裡面,而《養正遺規》這部書就是童蒙養正教育的這些重要的資料會集的。

  按語中說:「滄浪之歌,孺子歌耳。」我們說滄浪之歌,它的原文也非常的短,就是「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吾足」。這首歌孔老夫子非常的讚歎,而當時孔老夫子讓學生們都來聽這首兒歌,並不會覺得說這個歌是小朋友唱出來的,他就覺得它沒有什麼價值和作用。呂近溪先生,他就是為了要幫助孩子能夠在童蒙的時候,通過歌謠的形式可以教導他,自然而然的讓他了解人生的一些智慧跟道理,所以編成了《小兒語》這部書。

  《小兒語》的內容當中我們可以看到,有一些語氣是一種規勸的語氣,有一些是訓斥或者是諄諄的教導,可以說是「衝口而出,自然成音」,聽起來都非常的自然、非常的順耳。所以「小兒聞之,果小兒語也」,小朋友聽起來確實是歌謠,可是這歌謠裡面又蘊含了很深的智慧,這也是呂先生用心良苦之所在。

  「嗟乎!兒固有不兒時」,你看每一個小朋友,他現在是小朋友,將來他會長大的。而當他是小朋友的時候,他不斷的去學習它、去練習它、去背誦它,等到這個小朋友長大了之後,再不時的去體味其中的深意。即使你要說這個只是給小朋友學的,當然就不能夠只是這樣子來限定它的學習的範圍了。「或曰:言之毋乃不文。」有人說這個只是一個小歌謠、童謠而已,好像不是一個很完整的文章。弘謀先生說:「夫以小兒語語小兒,亦焉用文為哉?」你看,要讓小朋友容易吸收、容易學習,當然是需要讓他朗朗上口,用他習慣的、喜歡的這種語言形式來教導他,所以就不需要用長篇大論,或者是特別需要文章去教他,這是順應孩子的天性的需要。

  我們知道弘謀先生他也是一生非常的關心和注重教育,當時他在清朝的時候,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封疆大吏,在許多的省分都當過地方官。但是他非常重視地方的教育,特別是幫助了很多少數民族,他建了很多的學校、私塾,而且幫助了很多的學生都可以讀書求學,學習聖賢的學問。而他雖然是身為一個封疆大吏,皇帝非常信任的一個大官,但是他也經常會自己到學校、到私塾裡面去教導學生,親自去授課。所以可以看出他那種愛民如子,而且非常重視教育的這樣的一個德風跟德範。

  好,我們學完了這兩篇序文,下面我們就開始來學習《小兒語》。先打開《聖學根之根》第一冊的第一頁,我們從四言第一句開始學起:

  【一切言動。都要安詳。十差九錯。只為慌張。】

  這句話我們看到『言動』,這個「言」就是口,「動」可以包括身跟意。所以說我們的身口意『都要安詳』,「安詳」就是從容不迫,非常的穩重。『十差九錯』,這是說我們大多數所犯下的錯誤、所造成的差錯,『只為慌張』,原因是出在哪裡?都是因為我們不沉著,太慌亂、太忙亂所造成的。這段話簡單的意思,就是教導我們一切的言語跟行為一定要穩重、從容,平常我們出現的這些差錯,就是因為太過慌亂所造成的。所以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當中就看到這樣一句經文:「動作瞻視,安定徐為。」這個意思跟《小兒語》的這句話是相輔相成的。

  而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,教導我們要所謂的四勿,就是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,這段話對於我們修行,我們平常讀書、學習、做人,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。之前師父上人就曾經拍過一組小猴子的照片,非常的可愛,有四隻猴子。第一隻猴子是用兩隻手把嘴巴捂起來,意思就是讓我們要非禮勿言。非禮勿言,這是說我們講話的時候,該說的話才說,不應該說的就不能說,會傷害到別人,或者說不合於禮,這樣的言語都要謹慎小心。所以佛經也說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,是同樣的意思。

  第二隻猴子是用兩隻手捂住自己的耳朵,這個意思是非禮勿聽。也就是說小朋友從小到大,在父母教育他的時候,就是要讓他所有良善的、正確的這些訊息他是可以聽、可以學的,但是會對於他的身心沒有好處的,譬如說有一些不應該聽的音樂,不應該看的電影、電視,這些就要幫助孩子防微杜漸,不能夠讓他從小就受到這些不善的訊息的污染,這是非禮勿聽。

  第三隻猴子是用兩隻手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,這是非禮勿視的意思。凡是不應該看的這些場面,或者一些傳播媒體有殺盜淫妄的內容,這些都是不應該看、不應該學的。小朋友從小要接受的都是良善的訊息,讓他的身心都保持非常清淨,具有正念、正思惟。

  最後一隻猴子,牠的兩隻手就放在前面,看起來非常乖,這是非禮勿動的意思。就是平常我們在自己所有的言語造作,所有的行動、行為,不應該做的我就決定不能做。

  每當我們做事情違背了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如果跟這個有所違背的時候,我們小朋友,還有我們的父母、老師,都可以拿這四隻小猴子來當作自己的一個座右銘,來提醒自己,我今天不應該做這件事情,不應該這樣看,也不應該這樣聽,用這個形象來提醒我們記住孔老夫子的教誨。

  在歷史上,有許多母親她確實是很有智慧,她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,都會用這種防微杜漸的方法,都能夠按照夫子說的這種非禮勿視,四勿這種原則來教導自己的孩子。所以有聖賢的母親才能教出聖賢的孩子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在古時候很有名的,就是太任孕文王。我們知道太任她是文王的母親,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女子,她在懷文王的時候就非常重視胎教。因為孩子在母胎裡的時候,其實他就已經能夠感知到,母親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都對胎胞裡的孩子會產生直接的影響。而太任她非常了解這個道理,所以在胎教,還懷孩子的時候,她就很重視「目不視惡色」,眼睛不應該看的她就不會去看;「耳不聽淫聲」,剛剛說的非禮勿聽,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,她在懷孕的時候就做到了;「口不出惡言」,這是非禮勿言。君子說「太任為能胎教也」,因為她有這麼好的胎教,所以文王出生之後,自然就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都完全不同。所以古時候婦人、女子,她們在懷孩子的時候是非常重視,「必慎所感」。「感於善則善」,就是母親她所稟受的都是良善的這些資訊、這些訊息,言行舉止都是善的,孩子他自然出生就能夠,先天就帶有這種非常良善的性情,「感於惡則惡,不可不慎也」。所以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也是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,說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,有好的母親,才能夠帶出、教導出聖賢的子女。

  同樣在《德育古鑑》當中也記載著程母侯夫人的故事,侯夫人她也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。當時,侯夫人她嫁到夫家之後,她對於公公婆婆是非常的孝順的,對整個家庭治理很有法度。而且她的個性又非常的謙虛,即使家庭中有一些瑣碎的小事,她也不敢擅自做主,一定會跟她的先生大中公稟報,請示了之後才會去決定、去做。而且她從來不會鞭打這些傭人、婢女,對於他們總是和顏悅色的,非常有仁愛之心。而如果她的孩子有的時候會呵責這些家裡的傭人,母親就會跟他說:「雖然說我們人有貴賤的不同,可是同在天地之間為人,其實都是平等的,我們不能夠因為自己是富貴之人,就起了這種驕慢的心。」

  可是當她的孩子犯了過錯的時候,小的過錯侯夫人就會親自責備他;如果這個過錯犯得比較大,她就會去跟她的先生大中公報告之後,夫妻兩個一起去教育這個孩子,一定要讓他把不好的習慣改正過來。侯夫人就曾經說,有的孩子他之所以沒有辦法管教,之所以會教出一些不肖的子弟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母親太溺愛孩子,經常會掩蓋孩子的過錯,而父親又不知道發生了這些事情,所以他從小的時候就沒有把他不良的習氣矯正過來,這個孩子才會長大之後越發無法管教。

  侯夫人她生的孩子,生了六個孩子,只有兩個孩子存活下來。那對一般的家庭來說,一定是對這兩個存活下來的孩子非常疼愛,可是侯夫人並不是這樣的。當她的兩個孩子才幾歲的時候,在學走路,有時候走一走或者會摔倒在地上,家裡人看到非常心疼,就趕快會把小朋友抱起來,去安慰他,怕他疼哭了。可是侯夫人從來都沒有嬌慣她的孩子,而且都責備他說:「汝若安徐,寧至跌乎?」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這裡講的「一切言動,都要安詳」,你一舉一動要是都能夠非常的穩重、從容、安詳,怎麼會跌倒?你看小朋友學走路他當然跌跌撞撞的,很難免,可是母親從來不溺愛自己的孩子。

  吃飯的時候,她會把孩子安置在她的座位的旁邊,如果孩子有的時候喜歡吃口味比較重,挑食等等的,就想要在湯羹裡面再多加一點調料,吃起來比較好吃,媽媽在旁邊看了,馬上就會制止他,她說:「幼求稱欲,長當何如?」說你小時候你就這麼挑三揀四,而且就這麼注重口味的這種享受,那你長大之後怎麼樣?肯定越發不可收拾了。

  而孩子有時候跟小朋友要是在吵架,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有理,母親也從來不會袒護他,她說:「患其不能屈,不患其不能伸」。孩子不能夠從小就學會事事都要爭強好勝、得理不讓人,什麼事情都不想學吃虧,這個是不好的習慣。所以二程夫子從小因為母親這樣嚴格的管教,對於生活當中的這些用品,吃的也好、穿的也好,從來不會去挑三揀四的,而且從小到大也從來不會出惡口去罵人。等他長大之後,於是成為一代的大儒。

  從這個故事裡面,我們也可以體會到,確實聖賢是教出來的,而且最重要的是母親的教育,父母從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。

  這句經文確實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啟發是非常大的,所以呂先生就把這句話放在第一句,可見這個安詳、穩重對於一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性。這也是我們佛門當中說的戒定慧的一種功夫,因戒得定,因定而開慧。我們有這樣戒定慧的功夫,在生活當中就不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,遇到任何複雜的問題,我們也都能夠非常的理智、非常的穩重的去把它處理好。

  好,我們接著來學第二句課文:

  【沉靜立身。從容說話。不要輕薄。惹人笑罵。】

  這句話,我們看『沉靜』,這個「沉靜」,這是浮動的反面。『沉靜立身,從容說話』,「從容」就不會急迫,我們講話的時候,不能夠非常的急,要緩緩的、慢慢的說。『不要輕薄』,「輕薄」跟厚重是相反的。所以對於一切要有恭敬心,不能夠有輕薄的一種態度、姿態,否則就會『惹人笑罵』。

  這句話是教導我們,為人處世一定要沉著、要冷靜,說話要不急不慢,非常的從容、非常平和。而且日常生活當中,言語跟動作不能輕佻,如果非常輕佻,讓人家看了,就知道這個孩子比較沒有修養,背地裡會笑話他,甚至當面會辱罵他,這都是自取其辱了。

  好,下一句課文是:

  【先學耐煩。快休使氣。性燥心粗。一生不濟。】

  『耐煩』就是忍耐煩瑣的意思,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有許多煩瑣的事情,遇到這些事情要有耐心、有耐性,能夠忍耐住煩瑣。『快休使氣』,「休」就是停止;「使氣」是說一個人他非常喜歡意氣用事,任性而為,這些都是不應該有的。『性躁心粗,一生不濟』,「不濟」就是不成功的意思,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成功。

  這句課文是教我們,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,能夠耐住自己的性子,不能心煩。如果要是任性的發脾氣,這個時候一定要趕快覺察、趕快停止。如果一個人他的性情非常的急躁,而且做事情又很粗心,那他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成功。所以,我們做人確實要學會忍耐,耐住性子,所謂一切法得成於忍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。

  在清朝的末年,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臣,叫做曾國藩先生。曾國藩先生他的字是伯函,文正是他的謚號,所以也稱曾文正公。謚號就是他死後追封的、追贈的一個號。他是湖南長沙府的人,湖南長沙府就是現在湖南的婁底。在清朝末年,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中興的名臣,四大名臣之一。官位做到武英殿的大學士,兩江總督,地位是很高的。曾國藩先生是宗聖曾子的後代,我們在祭孔的時候,都可以看到上面有孔老夫子、孟老夫子的牌位,也有曾子的牌位,這是他第七十代的孫子。

  曾國藩先生他有一些非常寶貴的人生經驗,都記載在他的家書裡面,以及他的一些著作當中。可以概括他一生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則、原因就是「耐煩」這兩個字,就是我們課文說的「先學耐煩,快休使氣」。而耐煩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闡釋,首先是耐事,然後是耐人,第三是耐心。什麼是耐事?就是要勤奮、要堅毅。首先要很勤勞,另外遇到事情,你要有堅毅的這種決心跟毅力才能夠成事。所以曾國藩先生曾經說過:「古之成大事者」,就是從古到今,你要是真正的能夠成就一件大事,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?他說是「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」,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。規模遠大就是說這個人他的氣量、格局、心胸都非常的廣大,可是同時又能夠綜理密微,也就是說,他對於一些細節、一些小事,他都能夠把它處理得很好,所謂是從大處著手、小處著眼。就是說這個人他的格局很大,但是同時他對於一些細小、細微的小事,也都能夠把它處理得很好。這是耐事。

  第二是耐人,耐人是堅忍、圓融。忍就是要有忍耐,能忍辱;圓融,你對於很多複雜的這些人事,對於這些複雜的人情世故,你處理的時候都要能夠非常的圓融。曾國藩先生說:「遇詭詐人變幻百端。」你看他在官場上,特別是晚清時期的那種紛繁複雜、風雲際會的這樣的一個比較動盪的時代,自然他在朝野當中所要遇到的人一定是非常複雜的。而遇到什麼樣的人他都要去面對、去應對,特別是遇到這些詭詐之人,很多人他不一定是懷著好心來跟你相處的,你沒有辦法測度他到底是心裡在想一些什麼,他是否會做出哪些對我不利的事情。而曾國藩先生說,他的原則是「一以至誠待之」,就是說不管這個人他存的是什麼心、他做的是什麼樣的事,可是我始終是用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他,「彼術自窮」,他想要陷害人或者想要算計人,這些詭計或者把戲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施展了。這是他耐人的一個功夫。

  第三是耐心,耐心就是說要沉著而平穩,要有耐心,特別穩重、穩定。他說:「困心橫慮,正是磨練英雄之時。」我們說時勢造英雄,但這個時勢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去應對的。可能特別是在當時那種複雜的政治環境也好,內憂外患的這種國家面臨的困境也好,在這種情況之下,他如何能夠為官,如何能處世,如何還能夠繼續做出對國家民族有利益的事情,這就是對他的考驗跟磨練了。

  曾國藩先生的家規、家訓也是非常有名的,很多人有讀過他的家書。他認為要持家、要教子,要注意十個原則。首先是要「勤理家事,嚴明家規」,就是在家庭裡面,不管是主事的人,還是家裡的兒孫,都要能夠特別勤勉的去把這些瑣碎的家事都把它處理好,而且這些家規、家訓都要很嚴明、很嚴格。

  第二條是要注重孝悌的家風。我們說孝親尊師,一個家庭也是這樣,如果教導孩子從小就能夠兄友弟恭,就能夠孝順父母,這個家的子弟就培積了很好的德行。特別要「除驕逸」,你看在大家庭當中,孩子往往很難免養尊處優,可是曾國藩就很注重,絕對不可以讓孩子養成一個驕奢淫逸的壞習慣。

  第三是「習勞苦為第一要義」。在曾家的家風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,就是雖然他是一個官做得很大的官宦之家,一個大家庭,可是他的孩子從小都要學習做家事,要習勞苦,不能夠從小就驕奢淫逸、懶惰,這都是不行的。

  第四是「居家之道,不可有餘財」。古時候是大家庭,這些錢財物品,都有家庭固定有人在統一的管理,不能夠自己私藏太多的私財。

  第五是「聯姻」,就是兒女在婚姻當中,不一定是要選擇非常富有的名門望族這些大家庭,而是要重視對方家庭的家風,還有他們的德行這些方面。

  第六條是家事忌奢華,崇尚節儉。這也是從古到今許多的大家庭都很重視的一條,就是孩子不能從小就養成非常奢侈,喜歡吃好的、穿好的這樣的一種不良的習慣,而是要崇尚節儉,能夠儉以養德。

  第七是「治家八字:考、寶、早、掃、書、疏、魚、豬」。我們看這個字可以顧名思義,你看這早起,就是要早睡早起;掃,要能夠勤做家事;這個書,寫文章、寫字這些基本的能力,孩子從小就要學會,等等。

  第八是親戚交往要重視情義而輕視這些財物。我們很多人往往是重財輕義,這樣就是親戚之間的這種真正的情義,往往就會被功利所影響。

  第九是不能夠厭倦家常的瑣事。我們看到這裡說,「先學耐煩,快休使氣」,這個耐煩就是要忍耐煩瑣。家庭,一個家庭這麼多人,肯定上上下下許多煩瑣的事情是沒有辦法避免得了的,可是這些事情都要有耐心,能夠耐住性子,像剛剛說的這三個原則,耐事、耐人、耐心,都要一件一件的把它處理好。

  第十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,是「擇良師以求教」了。就是說從小就要給孩子選擇德行、學問都非常好的老師,來教導自己的子弟。我們看到在古時候,有許多家庭,他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,一代一代都出人才、都有好兒孫,這家風幾百年,甚至上千年都沒有改變,很重要的就是這個家庭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。

  曾國藩先生持家教子的十條原則,我們看到後面有一條是《朱子治家格言》中說的一段話,也跟曾先生說的這第五條是相輔相成的:「嫁女擇佳婿,毋索重聘;娶媳求淑女,勿計厚奩」。也就是說古時候這些大家庭,有智慧的父母為孩子在選擇婚姻的時候,並不會選擇對方一定是很富有,或者是出自於名門望族,而是要注重他的德行人品,要注重對方的家風跟家規。

  對於曾國藩先生一生當中的為人處世,師父上人在講課的時候也是經常會提到,也會特別的讚歎。特別是曾先生對於「誠」字的定義,我們在前面看到,曾先生在說到耐人這條的時候,遇到有一些變化多端的這些詭詐之人,你沒辦法想說這個人他到底心裡在想什麼,下一步要做什麼惡事,但我能夠以至誠來待之,內心始終是以誠敬之心來對待人。師父上人對於曾國藩先生這個「誠」字是非常的讚歎。而且他在讀書筆記裡面也給「誠」字下了一個定義,什麼是誠?所謂的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。這個定義我們看到,古時候的讀書人,應該說他對於儒釋道三家的教誨也都是非常通達的。曾國藩先生,他雖然是一個儒生,可是他也非常喜歡讀道家的《莊子》這些書,所以他對誠字的定義就非常有深度,這跟佛法所說的是完全相同的。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當然這在佛門來說是比較深的境界,是佛菩薩、聖賢人的境界。我們能夠達到這個,能夠做到真誠到極處,可以說就可以成聖成賢了。所以這個誠字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:

  【能有幾句。見人胡講。洪鐘無聲。滿瓶不響。】

  這個地方『胡講』,就是胡說亂講的意思。『洪鐘無聲』,我們知道鐘雖然很大,你不叩不鳴,鐘要不叩它不會發出聲響。『滿瓶不響』,裝滿水的瓶子是不會發出聲音的,而半瓶水多有聲,就是瓶子沒裝滿水,反而那個聲音嘩啦嘩啦,晃來晃去,聲音很響。

  這句課文就是教導我們,因為我們小朋友年紀還很輕,對於一些人生的道理、經驗都還學得很淺薄,剛剛學了一點點的道理,沒有完全弄明白,如果這個時候見到人就胡說亂道的話,就會被人家嘲笑了,是吧?一個真正有學問的、明白道理的人,他是不會這樣的。

  下面「洪鐘無聲,滿瓶不響」,這就是一種比喻的方法,是說有一些風吹草動是不會讓洪鐘發出聲響的。我們知道鐘都是很大的,沒有去叩它它是不會響的,你光是風去吹,那沒有辦法讓它發出聲響,這是說明它的一種厚重、穩重的姿態。而瓶子也是這樣子,我們說「滿瓶不響,半瓶晃蕩」,如果這個水是整個瓶子都裝滿的,你怎麼搖它也不會響;可是如果它只是半瓶水,那聲音就很大了。這句課文跟《弟子規》說的「對尊長,勿見能」是同樣的道理。

  我記得我們前幾年曾經去巴黎聖母院參觀過,還沒進聖母院的時候就先到旁邊的鐘樓去參觀,要爬很高的樓梯,一道一道的走上去,才能夠看到上面的鐘樓怪人,還有鐘樓裡面的大鐘。而聖母院的鐘樓,最有名的、最古老的大鐘叫做艾曼紐大鐘。這個大鐘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耶穌的靈光,這個鐘有十三噸重。平常撞鐘的時候只是用普通的小鐘在撞,而這個艾曼紐大鐘都是在有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時候它才會響,平常它是不響的。所以愈古老愈值錢,愈厚重的大鐘它愈是不說話,它一旦說話、一旦發出聲響,那一定是我們人類社會有重大的歷史事件,它才會出聲。譬如說有國王加冕,或者是有教宗來訪,還有譬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,艾曼紐大鐘它才會敲響。這是比喻說,一個愈厚重的人,他愈是不會輕易的去發出聲響,去品頭論足或者是誇誇其談,真正厚重、穩重的人他是不會這樣的。所以就是教導小朋友從小就不要喜歡逞能、喜歡表現,懂得一點點道理就到處亂講,有的時候也是很容易會讓別人笑話的,對吧?

  在《世說新語》裡面就記載了一個故事,我們知道王羲之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家,他有三個兒子。有一次他的三個兒子去找謝安,謝安是一位大官。跟謝安在說話的時候,王羲之的大兒子跟二兒子,就是王微之、王操之就在那裡誇誇其談,說了好多瑣瑣碎碎的一些俗事,可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只是簡單的問候寒暄一下而已。後來有一個朋友就問謝安,你想做為一個朝廷的大官,他肯定是閱人無數,看人看得很準。有朋友就問他說:「這三個兄弟,三個人誰是將來會比較有成就的?」謝安就跟他說:「第三個兒子王獻之,他是最好的。」朋友就覺得很奇怪,說:「這三個孩子看起來都不錯,為什麼你單單就覺得說王獻之是最好?」結果謝安就跟他說:「所謂吉人之辭寡,躁人之辭多。」就是一個有福報的人,他說話往往不會是誇誇其談、說很多話。你要看一個人他很煩躁,一天到晚不停的在說話,他是個很浮躁的人,實際上你可以看他是一個比較沒有福報的人。有福報的人他很穩重,他該說的話就說,不該多說的話絕對不會多說。所以說吉人之辭寡,躁人之辭多,這是我們平常在說話的時候要注意的這個原則。

  所以一個人他有沒有福報,其實不用去找算命先生或者是去看八字,古時候有智慧、有經驗的長輩,他往往看一個孩子一舉一動、他的一言一行,就能夠了解這個孩子他的福報的多少、他將來的成就有多大,其實都是在言談舉止當中就能看出來。我們看到在《五種遺規》裡面就有收錄了一則「心相篇」,就是看這個相,你不用去合八字來看,就是觀察這個人的言行舉止,就能夠看出他的福報的大小。

  當然,在古時候同樣也記載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。我們通過這個故事,也讓大家能夠體會到我們說話的時候,確實是要謹慎小心,所謂佛經裡面說的「善護口業」,這個口,言語真的是非常的重要。有一位楚丘人,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個古時候的古董,這個古董它長得很像一匹馬的形狀,而且很生動,就是它上面的尾巴還有頭頸都看得非常的清楚、非常清晰,可是它的背部有一個洞。這個楚丘人因為沒有見過這種古董,他就到處去打聽,說這個古董到底是做什麼用的?結果有一個魏人,他聽到了這件事情,就自告奮勇的跑來找他,打算要鑑賞一下這個古董。結果他研究了一番之後,他就慢條斯理的說:「古時候有一種酒杯,它的形狀就像犀牛的形狀,還有一種酒杯是大象的形狀,你得到的這個古董大概就是馬的形狀的一種酒杯。」結果楚丘人聽得特別高興,就把這個酒杯收藏起來,每次他大宴賓客的時候款待客人,就把它拿出來盛酒。

  結果有一天,有一個仇山人就經過他們家,正好這個魏人他也在。仇山人看到他拿著這個古董在那裡盛酒,就特別的驚訝,他說:「你從哪裡得到的這個東西?」他說:「這是一個尿壺,就是古時候貴婦人所用的便壺,你怎麼可以用來當酒杯?」結果這旁邊魏人一聽到這個話,臉一下子就紅了,恨不得鑽一個洞鑽進去。

 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體會到,所謂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」。如果我們對一些事情並不了解,但是就誇誇其談,沒有弄清楚就隨便的下定論,很容易會出現這些錯誤。

  好,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課文:

  【自家過失。不須遮掩。遮掩不得。又添一短。】

  『不須』是不必的意思,就是我們自己家的過失沒有必要去遮掩、去掩蓋它。為什麼?因為『遮掩不得』,你去掩蓋它,『又添一短』了。就是說我們遮掩過失,不但不能夠解決問題,反而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過失。所以我們對於自己有過失,不能夠去遮掩它、去遮蓋它。

  在歷史上,我們也曾經聽過負荊請罪的故事。在後面我們在學到《笠翁對韻》的時候,就有這樣的一句課文:「藺廉有隙,終為刎頸死生交。」這所說的就是負荊請罪,也就是將相和的故事。在戰國的時代,趙國有一位藺相如,他很有智慧,也非常的勇敢,所以他曾經幫助自己的國家完成完璧歸趙這樣的一個歷史的任務。而且他護王有功,所以趙王對他非常的讚歎,給他很高的獎勵,封他為宰相,就是那個時候的上卿。他在大臣當中,地位就成了最高的一個官員。

  當時廉頗他是趙國時期一個很有名的將領,他的戰功很顯赫。他一看到藺相如的地位比自己高,他心裡就很不高興,所以他就對朋友們說:「你看我在戰場上功勞多麼大,而藺相如他只不過去說說幾句話,就是動動口舌這樣的一個本領,就取得了我們國家的趙王對他的信任。」換句話說,當時廉頗是非常不高興的。

  藺相如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消息之後,他就想盡辦法躲著他,譬如說有時候上朝的時候,他就故意說自己生病了,他就不上朝。甚至於有一次,藺相如他坐著車子在路上走,結果突然間就遠遠的看到廉頗他的車子也過來了,於是他趕緊讓車夫就把自己的車趕快開到另外一條街上就躲起來了。跟著藺相如的人都覺得很奇怪,就說:「您身為我們國家的一位堂堂的宰相,你怎麼會這麼害怕廉頗將軍?」結果藺相如就回答他們說,他說:「你們想一想,秦王這個人那麼霸道、那麼有威勢,我都不怕他,我敢在宮廷當中、宮殿當中去指責他,而且不把他們的群臣都放在眼裡,那我怎麼可能會怕廉將軍?但我只是想到說,為什麼秦國這麼強大,卻不敢來攻打我們的國家?就是因為我們國家有廉將軍跟我兩個人。如果我跟廉將軍一旦是不和,這個情況傳到了秦王的耳朵裡,我們之間的衝突將會對我們國家造成很大的傷害。」換句話來講,藺相如他是以國家的利益為重,而把個人的恩怨,個人的、私人的這種私情都放在後面。

  藺相如這些話很快的就傳到了廉頗將軍的耳朵裡。我們知道古人畢竟也是有讀過聖賢書,知過能改。廉將軍聽了之後,他內心非常的慚愧、非常的感動,於是他就肉袒著上身,背負著荊條就來向藺相如請罪。這兩個趙國的將相就成為了「終為刎頸死生交」,雖然前面彼此之間有一點過節,但是最後他們成為了生死之交,這也是國家之幸。

  廉頗將軍他這種知過能改,這樣的一種氣度跟風範,也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部分,代代相傳,大家都對他非常的讚歎。

  我們學習到這句課文,「自家過失,不須遮掩。遮掩不得,又添一短」。有過能改,善莫大焉,是吧?人生在這個世間上,沒有人不犯過錯的。你說不犯過錯,那就是聖賢人,那就是佛菩薩了。既然是凡夫,終究是會有過錯。但是有過錯不怕,我們要勇於去面對自己的過錯,勇於去改正自己的過錯,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德行。

  這句話也跟《弟子規》當中所說的「過能改,歸於無。倘揜飾,增一辜」是異曲同工之妙。所以我們當自己這種所作所為有重大的過失,別人又來指責我們的時候,我們要能夠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過失,首先承認自己有過錯,不要死不認錯。我們看到弘明學校的園長,她在一次分享當中也是說,有些小朋友從小就是很驕傲,兩歲的孩子從來不認錯。奶奶帶他過來,爸爸媽媽帶他過來,還說我們家的這個孩子從來不認錯的。結果園長就告訴他說:「來弘明,沒有不認錯的。」因為小時候小朋友就開始學《弟子規》,所以他們在牆上都會寫著一些《弟子規》裡面教導的這些道理,很重要的一個原則,就是認錯就是好寶寶,改過就是好寶寶。你看小朋友,他即使是二三歲,也很顧及自己的面子,在家裡奶奶寵愛得太厲害了,所以死不認錯。但是他到了一個好的環境,老師、園長都非常注重德行的教育,這個孩子到這裡也自然而然肯認錯、肯改過了。所以說要能夠有改過的這樣的一種態度,這是就像雨過天晴、烏雲散盡之後,我們人生的另一道美麗的風景又會重新出現了。所以人犯錯不怕,一定要能夠勇敢的面對它和改正它。

  「倘揜飾,增一辜」,這個揜是掩飾的意思。我犯了過錯,又故意掩飾自己的過錯,那麼就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過失。

  師父上人有一幅墨寶,寫得非常的好,說:「聖人之所以成聖者無他」。聖賢人是不是遙不可及?其實也不是。聖人他為什麼能夠稱為聖人?其實他也就是「勤於講學,勇於改過」。勤於講學就是我們要每天跟聖賢人在一起,每天要學習聖賢的學問,活到老學到老,不要覺得說我們已經知道很多、學了很多了,真正的每天認真的講學,才發現說原來自己之前所學的是非常淺薄的。同時要勇於改過,能夠勇於知過改過的人,才有可能成為聖賢之人。「其教化眾生貢獻社會亦無他」。你看聖賢人他教化世界上的這些眾生,對於社會有什麼樣的貢獻?其實也沒有別的,也就是勤於教學、勇於改過。所以師父上人非常的重視教學為先,也特別的希望年輕人一代一代的都能夠勤於講學,認真的學習聖賢的智慧跟學問,讓這種道風跟學風代代相傳,這是師父上人最希望看到的。

  我們每天學習聖賢的教誨,來對照自己有沒有犯同樣的過失,來對照自己每天有沒有進德修業。如果每天都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,每天都去改過,我們的德行真的是日日增長,日新又新了。

  好,我們來看下面這句課文:

  【無心之失。說開罷手。一差半錯。哪個沒有。】

  『無心之失』,這是說不是我們故意犯的過錯、過失。『說開罷手』,我們把它說清楚、說明白就好了,罷手是放下的意思。『一差半錯,哪個沒有?』就是我們剛剛說的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犯了些許錯誤,哪個人沒犯過?所以《弟子規》當中說:「無心非,名為錯;有心非,名為惡。」這個「無心非」就是這裡說的「無心之失」。有的過錯是不小心犯的,並不是我們故意犯的,我們把情況說清楚、講明白就好了。

  在《了凡四訓》當中,有記載著衛仲達的故事。衛仲達在往昔的時候,他是擔任館職這樣的一個官,有一天他被抓到了陰間。我們知道其實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,不只是有我們人這一道,我們在六道當中,有天道、人道,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有不同的六道,用現在的科學的話來講,就是有不同的空間維次。

  衛仲達他有一天就被抓到了陰間,結果在陰間主事的人,就讓陰間的這些小差吏,就把他的善跟惡兩種記錄的卷軸卷子,全部把它搬出來。結果一搬出來一看,記錄他惡的卷子堆得滿滿的一屋子,而記錄他善的卷子只有一小軸,一小軸就像一根筷子那麼小而已。結果這個時候,陰司就讓下面的小官把秤拿出來,把善跟惡拿到秤上面去稱一稱。結果發現這滿滿一屋子的惡的卷子反而比較輕,而那根筷子一樣大的一軸善的卷子反而比較重。衛仲達他就覺得特別奇怪,他說:「我年紀那麼輕,還沒到四十歲,我怎麼可能犯這麼多的惡事?」結果陰司就跟他說,他說:「一念不正即是,不待犯也」。就是說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只要有一念不正不善的念頭,我們就會把你記錄下來,不用等你去造作惡業,這就是說惡的念頭陰間就有記錄了。

  衛仲達他就非常的好奇,他就問說:「那我這一卷的卷軸裡面寫的善事到底是什麼事?為什麼它反而會那麼重?」結果陰司就跟他說:「是因為朝廷曾經要興建一個很大的工程,這個工程可以說是勞民傷財的一個工程,要修一個三山石橋。因為你那個時候覺得這個對老百姓來講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,所以你就寫了一篇疏文,來勸諫朝廷、勸諫皇上,不要大興土木去勞民傷財。」他說這個就是你上疏的那個文稿。衛仲達就說了,他說:「我雖然是上疏進諫了,可是朝廷並沒有聽從我的進諫,最後還是去修了三山石橋。」「這個事情並沒有做成,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?」陰司就跟他說:「朝廷雖然沒有聽從你的勸諫,可是你的一念心是為了黎民百姓、整個國家的這些蒼生百姓著想;如果最後朝廷聽從了你的勸諫的話,那你這個善的力量就更大了,你的功德就更大了。」

 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說,當我們的心心念念、所作所為都是在於天下國家的百姓蒼生而著想的時候,即使這個善是非常小的善,可是它的功德是很大的。而如果我們只是想著自己,雖然我們做了很多的好事,但實際上功德還是很小的。所以說我們的心念是非常重要。

  師父上人也特別開示說,當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用一種真誠的心來為眾生、為他人著想,而絕對沒有這種自私自利的心來為自己,這種善就是一種真善。如果說我們是在為別人做一些事情,可是實際上你的目的跟動機還是為自己,這就是惡而不是善。所以說我們做這些好事,目的是非常重要的,這個目的如果說我們沒有辦法擺脫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自私自利這樣的目的的話,這個事情做得再大再好,它也不是真正的好事。所以說每天我們都要反省和檢點自己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這一天如果說我們所造的惡是多過所做的善,這一天就白過了;如果說我們所做的善業是多過自己的惡業,這一天就沒有白過。

  《太上感應篇》,我們日後會學到這部道家的經典。《太上感應篇》就有講到,在天地當中就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,他是依照人們所犯的輕重來削減人的壽命。壽命、壽算被減除的時候,就會變得貧窮家破,會遭遇很多的災難,而且人人都厭惡他,許多刑罰和災禍都會隨之而來,吉祥跟喜慶都會避開他,惡煞凶星也會降災於他。壽算減完之後就會死去。這是《太上感應篇》的一段經文,從這裡我們知道,所謂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,這個因果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。日後我們在學習《太上感應篇》,還有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的時候,我們再來詳細的學習這些經文。

  好,我們接著來學習下一段的課文:

  【須好認錯。休要說謊。教人識破。誰肯作養。】

  這個地方這個字念ㄏㄠˇ,三聲。『須好認錯,休要說謊』,就是說我們應該要有勇於認錯的態度,千萬不要說謊話,就是不能夠打妄語,不能說妄語。『教人識破』,我們說了謊話、打了妄語,要是讓人識破的時候,『誰肯作養』,作養就是培養、養育的意思,就是讓人識破了,還有誰肯要幫助你,肯要栽培你呢?這是這一句課文的意思。

  我們知道,人的一生信用、誠信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師父上人也常常教導我們,我們修行、我們立身處世要從哪裡做起?師父上人常常引用司馬光先生這樣的一個榜樣,教導我們要從不妄語開始做起。我們知道古時候的讀書人,他在朝為官,讀聖賢書,同時他們也是非常精通於佛經的典籍,確實按照儒釋道聖賢的教誨,在社會上為我們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。所以司馬光先生就是這樣子,你看他一生,所謂「事無不可告人言」,這個是他做人的一個原則。你看他為官處世,他沒有一件事情不可告人的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,他所作所為、一言一行都是光明磊落,都是正大光明的,你看這樣的心胸、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自在、多麼的幸福。他一生當中沒有做過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,換句話說,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。所以一生他所做的都是好事,所做的都是善事,他所做的,從來沒有說我做一件對不起社會、對不起眾生的事情。我們不管是做人也好、做官也好,還是說我們世出世間法在修行也好,確實都要從這個地方開始做起,就是心胸坦坦蕩蕩,這樣我們做人就能夠做一個好人,我們修行,在佛法當中也才能夠有真實的成就。誠實不妄語是很重要的。

  在歷史上也記載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一個公案。我們看當一個人失去了誠信,當他常常會說謊、打妄語的時候,在家庭裡面是危害自身、個人,可是在國家當中他所危害的就是蒼生百姓,甚至於會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,這都是一個非常深重的歷史的教訓。在周朝時期,周幽王他是一個非常荒淫無道的昏君。當時他非常重用一個佞臣叫做虢石父,對於百姓就是想盡辦法的去盤剝百姓,所以當時人心是非常不平的,社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,而且國家當時又面臨有很多外族的侵略,對外攻打西戎的時候,當時又打敗了。所以有一個大臣他就出來勸諫周幽王,就跟他說:「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,這樣百姓都是民不聊生,最後國家要出狀況的」。結果周幽王不但不聽,還把他抓起來。

  後來就有人給他送了一個女子叫褒姒,長得非常的漂亮,把她獻給周幽王。結果周幽王遇到褒姒之後,就特別的寵愛她,把她立為妃子。但是褒姒她雖然長得很漂亮,可是她日常生活當中是冷若冰霜,就是一個冷美人,自從來到宮廷當中之後,從來沒有笑過。於是周幽王就想盡辦法,想讓他的妃子能夠笑一笑,有一次他點燃了烽火台。我們知道在古時候這個烽火台都是國家,譬如說有外族來入侵的時候,點燃這個烽火,各地的諸侯看到這個信號,就會馬上調兵遣將來保衛國家,這是重要的一個軍事的設施。可是周幽王竟然是如同兒戲一樣,為了博得妃子一笑,他就點燃了烽火台。結果各地諸侯就帶著他們的軍隊要來救駕,最後卻發現到驪山腳下的時候,根本沒有看到這些外來入侵的敵人,而只是看到周幽王在那裡尋歡作樂。褒姒看到這個場景,看到這麼多的這些將軍士兵,因為烽火召之即來、揮之即去,她看了就忍不住笑了起來。這個時候,周幽王一看自己的妃子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她臉上展現笑容,於是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點燃烽火台,去戲弄這些諸侯。最後等到犬戎真正入侵國家的時候,當周幽王再度去點起烽火台,就沒有任何一個諸侯願意來救他了,最後整個國家就滅亡了,周幽王也被殺害。

  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出,誠信對一個人、對一個社會、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失去了誠信的話,我們就在這個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了。

  我們接著來看下面的這一句課文:

  【要成好人。須尋好友。引酵若酸。哪得甜酒。】

  這個課文教導我們,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,就應該要結交一些有益的朋友,『須尋好友』。如果我們所交的都是一些損友,那怎麼可能成材?下面也是用一種比喻的方法來教導我們,來說明這個道理。『引酵若酸,哪得甜酒?』「引酵」就是說,在製作酒的過程當中,所選用的酵母如果是酸的,怎麼可能能釀出甜美的酒出來?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選擇朋友的重要性。

  印光大師也曾經教導過我們,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我們跟朋友之間相處,這個朋友是分為損友跟益友的,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以及會對我們有傷害的朋友。這在平常一定要能夠分得清楚,益友我們就應該要親近他,而損友就應該遠離他,更不要跟他學習。所以選擇朋友這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

  而孔老夫子老人家在《論語.季氏》當中也曾經談到益友跟損友的問題,《論語》的這句經文是這麼說的:「孔子曰:『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』」就是有益的朋友跟有損的朋友都是有三種不同的類型。什麼是益友?夫子說了:「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」,這三種是有益的朋友。哪些是損友?就是「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」,這三種朋友是對我們有害的損友。

  雪廬老人在講《論語》這段經文的時候,特別為我們講解,說交朋友有益的有三種,有損的三種。我們先來看看有益的朋友是哪三種。

  首先,第一是友直,直是正直,這個朋友是一個很正直的朋友。雖然他不是全才萬德,我們說也不能夠擇人求備,要要求一個完人,每個人都有他的缺點,也有他的優點,但是他只要具備非常明顯的優點,所謂有一技之長,我們就可以取之。所以有益的朋友第一個就是正直。正直就是這個人的內心是非常正直無私的,不會有去傷害別人的心、陷害別人的心,不會有這樣的一種狀況。當然我們知道,所謂的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,就是說我們想要感召正直的朋友,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首先也要是一個正直的人,不然的話,正直的人也不會來跟我們結交,同類相感。所以這是首先我們要具備一個美好的品德,自然和我們同樣具備這個品德的人就很容易聚集在一起。

  第二個條件是諒,友諒,這也是益友。這個諒是寬恕的意思,就是說對於人不會有苛刻的要求,他能夠原諒別人、寬恕別人,不會得理不饒人,不會說遇到什麼事情,就是我們犯了一次錯,他就內心裡面永遠沒有辦法原諒我們,這樣就不是一個寬恕的人。有的人說這個地方這個諒是信的意思,但是雪公老人說,因為前面這個直,正直的直,直,正直的人,他一定是具備信、誠信這樣的德行的,所以他覺得這個地方諒把它解釋成寬恕是比較合適的。

  第三個益友是友多聞,多聞是多見多聞的意思。為什麼?多見多聞,我們說一個人他見多識廣,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他見過世面,他的眼光、器量跟格局自然是跟常人不同的。我們跟這樣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,就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,增長自己的心量、見聞,這都是很有益處的。但雪公老人在這邊也談到,說如果這個人他多見多聞,可是他內心是很執著的人,執著的人就不能夠稱作多聞。這裡多聞不是多聞而執著,這是提醒我們要注意這一點。

  以上的這三種,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這三種朋友是對於我們有幫助的。

  損者也是三種,損友也是三種。第一個是友便辟,這個便辟怎麼理解?就是說這個人他特別會講話,花言巧語,說得天花亂墜,巧妙得不得了,而且從來不得罪人,說活滴水不漏。我們講的,這種人他就很會奉承別人,因為他太會講話了。遇到這種人一定要小心,而且不能夠跟他學習,也不能夠跟他結交。雪公老人在這裡舉了三國時期諸葛亮有一個朋友叫司馬德操。司馬德操這個人被稱為好好先生,為什麼?因為他見到任何人、任何事都覺得好。他的妻子覺得,他怎麼能這樣?平常罵他,他也覺得好,這是真正好好先生。但這個人沒有人說他不好,為什麼?因為他還具備一個很好的德行,就是他很正直,我們剛剛說的友直,所以這樣的人沒人說他不好。

  可是相比之下,五代時期有一位官場當中的不倒翁,叫做馮道。我們看馮道在歷史上經過多少朝代,可以說人人都罵他。從歐陽脩先生他編輯史書的時候,我們在《新五代史》裡面看到馮道的傳記,對他的評價是非常負面的。可是雪公老人說,我們不能夠小看馮道,也不能隨便罵他。為什麼?因為在五代這個時期是相互爭奪,大家爭來爭去的,國家朝廷不斷的在改換君王,而且幾乎沒有一個君王是明君,只有後唐明宗李嗣源還是可以的。換句話說,在這個非常混亂的時代,馮道他身處在高位當中,始終官位坐得非常的穩,而他時時刻刻都是在為人民百姓著想的,並不是為了奉承國君,他都是想著老百姓。所以處處為民,自己落一個污名而已。可以說歷史上很多人都看不懂馮道他真實的德行,實際上他時時處處都是在為百姓著想。

  這裡我們查到一段是在《舊五代史》當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,其實就可以體現出雪公老人這段評價。他日皇上他問馮道,他說:「天下雖熟,百姓得濟否?」就是說當這個國家風調雨順,今年豐收了,那麼百姓的生活過得怎麼樣?馮道就說了:「穀貴餓農,穀賤傷農,此常理也。」就是一個國家它的整個國家的運作,農是非常重要的根本,當農產品非常便宜的時候,農夫就會受到損失;而農產品它的價格比較高的時候,農夫他就能夠有很好的收入。馮道就給皇上舉了一首詩,這首詩是當時有一位舉子叫聶夷中〈傷田家〉詩。這首詩寫說:「二月賣新絲,五月糶秋穀,醫得眼下瘡,剜去心頭肉。我願君王心,化作光明燭,不照綺羅筵,偏照逃亡屋。」我們讀這首詩,就能夠體會到,這是一個舉子他在勸諫君王,他說希望君王的心,就像一個光明四射的燭光一樣,這個光明不是照著這些富貴的人家,而是要照著這些貧苦的、貧窮的老百姓。換句話說,這首詩就是勸勉君王能夠時時刻刻去體恤老百姓的疾苦,能夠真正的有一種仁愛之心,去關愛這些苦難的蒼生。所以當時皇上他聽了這首詩就覺得非常好,就讓他的臣子把這首詩抄錄下來,然後常常會讀一讀這個詩來提醒自己,雖然貴為天子,但是時時刻刻要想到百姓的疾苦。

 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,馮道他確實是一位非常體恤和關愛百姓的好官員。甚至於說現在我們可以讀到這些聖賢的經典,其實我們也要感恩馮道他當年在身居高位的時候,他就非常重視經典的刊刻跟流傳。因為我們知道在戰亂當中,很多聖賢的典籍,非常容易因為戰火、因為災難而受到損害,而當時馮道他在當官的時候,就很重視去刊刻這些經典。所以我們現在才能夠讀到這麼多的這些好的聖賢書,要感恩他當時的這樣的一個舉措。所以說這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臣子。

  我們看第二條,損友的第二種是善柔,善柔就是巧言令色。第三種是便佞,便佞就是無理辯三分的人,就是說即使他自己理虧了,但是因為他太會講話了,他也能夠說出一番道理出來。像這樣的朋友,我們都不要去結交他、親近他,而是要親近前面所說的這三種正直的朋友,有寬恕之心的朋友,多見多聞的朋友,我們要親近這樣的人。

  好,這句的課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,這句經文是「要成好人,須尋好友,引酵若酸,哪得甜酒?」這句經文就是啟發我們一定要結交有益的朋友,不能夠結交損友,這樣對於一個人的成材、一個人的成長,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。

  今天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謝謝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