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離不開群體,要依眾靠眾,依眾靠眾對大眾不愛護怎麼行?愛護大眾像愛護自己一樣,就沒有人不擁護你,沒有人不愛戴你。你搞獨善,就照顧不了別人,在群體裡怎麼會長久?
「言色常和」,「言」是言語,「色」是容貌。對待家裡任何一個人和藹可親,給家人做好樣子,教化一家人。然後這一家再教化鄰里鄉黨,逐漸把影響擴大,就能安定社會。
「心者,制之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我們要能把心專注在一個地方,這就得定,那心的力量、效果就很不可思議。一心能生無量智慧、德能,把心集中在一處,就是佛法裡所說的禪定、定力。一切修行法門的樞紐、綱要,都是在定力。
對一切人平等禮敬,內心確實沒有矛盾、界限、對立;若內心還有對立,禮敬就沒有了。這是普賢菩薩教導我們以禮敬的方法將內心的一切對立、意見、矛盾化解。
未學佛時愚痴,學佛之後有智慧了。沒有學佛之前心量很小,自私自利,沒有慈悲心。學佛之後懂得了,自私自利放下了,小心量拓開了,有慈悲心、廣大心。我們用這種方式樹立自己的形相,以形相攝受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