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的人,口念佛號,心裡不斷妄想,這是不能成就的。必須口念心也要念,心口要能相應,功夫才能得力。「得力」就是能把妄想、煩惱伏住。伏久了就得定,就成就三昧。定久了就開慧,智慧一開,即轉煩惱為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,這就成就了。功夫只要得力,妄想煩惱能伏得住,就可以帶業往生。這是這個法門比一切法門殊勝的所在,只要肯用功,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得到的。
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?要念到心清淨。心清淨就是功夫成片,可以帶業往生。怎樣才能做到心清淨?一定要有看破、放下的功夫。看破是學問,放下是功夫。放下什麼?放下一切妄想、煩惱、知見。真正要學六祖惠能大師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心就清淨了。
眾生的「大病」——不見自己過,專見別人過。專見別人過,就會增長煩惱,就沒有辦法向內觀照。如果我們只顧內照,不管外境的誘惑,這個「照」是智慧,就能把煩惱、習氣化解。
人與人之間衝突在哪裡?就是利害。我們跟人沒有利害,那就好相處了,真正做到與人無爭,於世無求。《金剛經》上有兩句話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才像一個修行人。
學要從哪裡學起?從讀經學起。經上教我們怎麼做,我們就怎麼做,依著經典認真的反省。每天能發現自己一個毛病,就是覺悟;每天能夠改一個毛病,才是真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