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經、一句佛號,一門深入-第1677集
真正想契入境界,你一定要懂得古人說話的意思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一生真正想契入境界,我就學一部經,絕不換第二本,我一遍一遍的聽,古大德所講的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就開悟了。一部經要真的聽上一千遍,根性利的人肯定開悟,根性鈍的人還不行。前人有例子,我們在《壇經》上看到,法達禪師念《法華經》念了三千遍,沒開悟;到曹溪去禮拜六祖,六祖給他一說,他立刻就開悟了。
我們聽到六祖的話不開悟,他聽到開悟,什麼原因?他有三千部《法華經》的底子,也就是說他已經達到開悟的邊緣,就差那麼一點,到那個地方,六祖給他一點就悟了,就這麼個道理。古人的例子太多太多了,我們聽得很多,我們也看得很多,可是怎麼樣?沒覺悟。如果真覺悟的話,如法炮製就能成功。看看近代我們所見所聞,念佛往生淨土這些大德,走的時候瑞相稀有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你細心去觀察,他就一門深入,一部經、一句佛號,簡單,哪有那麼麻煩?真成功了,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容易就明心見性。為什麼?還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
到西方極樂世界,那個利益太大了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薩,這還得了嗎?阿惟越致菩薩有能力分身,能分無量無邊身。每天除了在阿彌陀佛那裡聽法,想聽什麼就聽什麼,你就聽到什麼。我們想,他想聽什麼?他一定想聽他自己平常所學的這部經,他絕對不會廣學多聞,我們能想像得到;廣學多聞就搞亂了、搞雜了。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懂得,釋迦牟尼佛講那麼多經,講那麼多法門,是為一切眾生講的,不是為我講的。
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61集)
2010/6/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