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「因緣觀」,能破愚痴。所有一切法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,萬法不離因緣。緣生之法,沒有自體,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。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起心動念了,把這一句偈子好好念一遍,知道一切法沒有一樣是真實的,就不會被境界所迷了。
修「慈悲觀」,停止我們的瞋恨心。要效法佛菩薩,平等慈悲,大慈大悲憐憫愛護一切眾生。從我們看不順眼、討厭的人下手,能把他看成跟自己所尊重的人、所佩服的人,一體同觀。
「修習功德」,修是修正錯誤的行為,習是已經完全落實,養成正確的習慣。修行有功,而後必有所得。功德是修行的功夫,是戒定慧三學,一定要自己修,唯有功德才能解決問題。我們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,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「修習功德」。
攝受眾生非常重要,如果不能攝受眾生,就沒辦法幫助眾生。可以用「四悉檀」的方法。第一種叫「世界悉檀」,就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;第二步「為人悉檀」,就是念念都想到他的利益;第三步,幫助他改過自新,叫「對治悉檀」,勸導他什麼是真正的利害是非;真正目標「第一義悉檀」,就是幫助他成佛。
要把學習當作一生當中,唯一的一樁大事來看待,認真努力,活到老,學到老,還學不了。欲望應當是少欲知足,求學、求道可不能少欲知足,要不斷的精進,永遠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