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有一念私心在,就沒有感應
2023.6.23

  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求有求的道理、方法,如理如法的求,則有求必應。如理,是不為自己求,為自己求就沒有感應,為什麼?佛菩薩決定不會幫助你增長貪瞋痴。為佛法久住,為一切眾生得度,這跟諸佛菩薩、護法龍天同心同願,自然得諸佛菩薩龍天護佑。所以一念私心在,就沒有感應,就求不得。

生佛毫髮之差
2023.6.20

  能把念頭一轉,把業力轉變成願力,就是乘願再來。怎麼個轉法?沒轉之前有我,有我的家、我的眷屬,念念是為我,這是業力。把這個念頭轉過來,念念為一切眾生,念念為佛法久住世間,我沒有了。關鍵就是這個念頭,「生佛毫髮之差」,就是指念頭轉過來就成佛,轉不過來就是凡夫。

學過佛菩薩的生活
2023.6.19

  為什麼佛菩薩那麼歡喜?因為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放下了。佛菩薩跟眾生的差別就是,他在一切境界裡面能做得了主,不迷惑,這叫覺悟。覺悟的人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,佛菩薩是誰?我們自己。所以學佛,要從學過佛菩薩的生活做起。

依教奉行,法味才能真正嘗到
2023.6.17

  修行功夫不得力,原因要知道,就是沒有依教奉行,沒有盡力。修行,首先要建立信心,怎麼建立?讀誦大乘,聽聞佛法,親近善知識,依教修行。信心建立之後才能夠深解義趣,對於佛所說的一切經教,它的意思、法味才能真正嘗到。

成功的權利操縱在自己手上
2023.6.16

  能不能成聖成賢,就要看自己肯不肯真幹,肯不肯吃苦,肯不肯持戒。持戒就是守法,老師教的原理、原則,能不能遵守。能遵守規矩又能吃苦,持之有恆永不退轉,沒有一個不成功的。所以說人人都能成就,關鍵是自己肯不肯真幹,這個權操縱在自己,不在別人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