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捨菩薩業供養。菩薩的事業是什麼?現在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,只要覺而不迷,利用這個行業服務社會、服務眾生,令一切眾生得到便利,念念為利益眾生,為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引導一切眾生學佛,都叫做菩薩業。
佛不在世了,我們依靠誰做老師?以戒為師,戒律就是老師。佛門弟子,無論在家出家,對戒律的尊重就像尊重世尊本人一樣。不持戒,天天磕頭禮拜也枉然。如果真能持戒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。
「身為苦本」,身是工具,沒這個工具,一切罪業造不成,所以它確實是生老病死的根本,是眾苦之源。這身是業報身,要把身體放下,這個身就變成自在身,那就快樂了。
不放逸一定具足慈悲喜捨,換句話說,一定具足布施、忍辱、智慧,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善根。慈悲喜捨和不放逸,這是得一切智的根本。不放逸是什麼?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做什麼事情要認真,不能隨便、馬虎。
離一切相是修慧,修一切善是修福,福慧雙修,才能圓成佛道。不能夠修慧不修福、修福不修慧。福慧雙修當中,慧重於福;修一切善是輔助,也非常重要。離相從哪裡離?就在修一切善裡離。一定要懂得離相修善,這才是福慧雙修。學佛最忌諱的是修福不修慧,這是痴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