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識得一,萬事畢」。什麼人有能力認識這個一,一是指什麼?鍋漏匠識得一是阿彌陀佛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成就了。一可貴,一經一法門就接近一心,一心是真心。只要專一個法門,這個法門是真實法門。只要專學一部經,這個經叫真經,它能幫助你到一心不亂。問題就是你能不能認識一?
佛家的發願與儒家的立志有什麼不同?志是有求,落在情識裡;願沒有希求,純粹是智慧。只要我們如理如法去做,諸佛如來自然護念,這就是感應道交。如果我們帶著有求的心,就造成障礙,沒有感應。果然與佛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一切如來怎麼會不加持?
聖凡、生佛,確實就在一念迷悟之間。迷失了自性,心胸愈來愈狹窄,狹窄到不能容人,甚至於一個人都不能容。不能容忍跟人就結了冤仇,結果是冤冤相報。佛菩薩從來不與任何一個人為敵,極惡的惡鬼,對他也尊重、愛護。為什麼?我們是同一個自性。「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」?有什麼過不去的?
我們要依靠佛的教誨,自求多福。真正的福報就是幫助一切眾生,認真努力修財、法、無畏布施。幫助眾生,人家肯接受,心生歡喜,這被歡喜污染了;反之,人家不接受,就生煩惱,這被煩惱污染了。布施若著相亦如是。應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心不受污染,才不會退轉。
一般人一生不能成就,原因都可以說是遇緣不善,一切法因緣所生。而一個好的緣分,真的是可遇不可求,好的緣分會不會遇到?答案是肯定的。為什麼?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問題在我們自己發心,如果發心純正,諸佛菩薩一定會來給我們做增上緣,會來幫助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