嫉指不耐他榮,妒忌為性,對於他人的榮譽,常懷憂戚。看到別人有殊勝之處即忍耐不住,生種種障礙。雖修福德,若嫉妒不除必落阿修羅道。真有善根之人,自不應嫉妒他人之才幹地位財富,想害他人絕對害不了,反而害了自己。
悔又叫作惡作,就是厭惡從前所作過的善惡業。對以往已作的事,無論善惡均可不必追悔,因為已經作了,悔已無用,一動念,阿賴耶識即落一種子。既往不咎,以後儘量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。
精進同三善根合起來即是不放逸,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瞋痴三毒不加節制,任性所為,肆無忌憚。不放逸剛好與之相反,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,有防惡修善的功能。對一切善法肯認真負責,精誠集中,故名不放逸。
捨是因,得是果,大捨大得,小捨小得,不能捨即不能得。如肯捨煩惱,生死就了。只要有貪有愛即是生死之因,佛法無他,徹始徹終就是一個捨字。
悟入甚深法界,解得愈深,對佛所說法信得愈切,相信才肯奉行,一面做一面求解,解與行相應,能有深一分的行即有深一分的解,於諸無量法門均能受持不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