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學就是生活,在生活裡轉變我們的觀念。過去的生活以自己為中心,這是迷惑,心量很小;覺悟之後,是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中心,心量自然就拓開了。學佛就是改心。如何改心?就是改變我們的觀念。念念為自己,以自己為中心,這個觀念錯誤;念念為法界,念念為眾生,這個觀念正確。
學用真心,不用妄心,從哪裡學起?從不妄語學起,對一切人說真話。佛教我們善護三業,把善護口業擺在第一,因為口造業最容易。學佛的人不能往生,大多都是造口業把修習的功德漏失了;所修的少,漏失的多,依舊免不了三途苦報。因此,說話不能不謹慎。
隨緣、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就是無論在什麼境界裡,絕對沒有自己的意見,聽別人的。聽別人的,自己要有智慧抉擇,他做的對社會、對眾生有利益,沒有害,我們隨順他;如果對社會、對眾生有傷害,我們就不隨順他,守住這個原則就好。
中國的教育是愛的教育,愛的教育源於父子有親。父母對兒女那個親愛是天性,在佛法講是自性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怎樣把這種天性的親愛,保持一生都不變,就要靠教育。教育教什麼?這個愛心永恆不變,而且能發揚光大。從愛父母,擴大到最後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你就能夠愛一切眾生。
命裡有的,丟都丟不掉;命裡沒有的,想什麼方法去求都求不到。所以古人說「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這是真理。所以你只要真正發心做個好人,你不會餓著,你也不會凍著。沒有財,修財布施;沒有智慧,修法布施;沒有壽命,修無畏布施,統統都能改造你的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