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條件的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,這就是無上正覺之心。如果起心動念還為自己,也為別人,沒有把自己忘掉,這是覺裡還帶迷,沒有完全覺悟,不是正覺;真正覺悟,我沒有了,私心沒有了,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,才算是覺悟,覺悟才能得度。
人生真正的價值就是「捨己為人」,為一切眾生服務。所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。」不肯幫助別人,活了一輩子,有什麼價值、有什麼意義?尊重別人、幫助別人,捨己為人,這個人快樂!
修道一定要從忍辱波羅蜜學起,能捨、能放下,這是最初方便,能捨的人自然歡喜守法,有這個基礎,忍辱就容易。諺語所謂:「看得破,忍不過。」其實忍不過是沒有看破,捨不得五欲六塵的享受,果然看破了,自然就能放下,那就真的能忍。
「志願無倦」,有所謂: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天邊;學佛三年,佛化雲煙」。這是說明發的心叫露水道心,這怎麼能成就?不成就就罷了,我們造作一切不如法,給社會大眾的口實,就要承擔罪過。所以志願一定要堅定,不能夠疲厭。
妄想分別執著怎麼個放下?就看在生活當中,還計不計較?還有沒有分別、執著?從這些地方,才真正知道自己放下了多少、看破了多少。從哪裡開始落實?從我們最不喜歡的人開始,在這裡面能化解自己的怨恨;從最喜歡的人開始,化解自己的貪戀,貪瞋癡慢要從這樣斷才行,離開環境斷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