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學不利生就不能得到圓滿的福德。地有忍辱的功德,無論淨穢均能容納,是地藏之德行。我們如果遇到障礙,心裡就應當想,學地藏菩薩必須忍耐。修行如能聞法即相信,相信即發願,發願即實行,在果地上必將兌現。
一切境界均是心識變現出來的,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會得到清涼自在。對無緣無故來侮辱我們的人,絕不可存報復之心,應存報恩之想。一切法得成於忍,無忍辱則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。想做什麼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壞,是來消我們業障的,應如飲甘露;業障消除之後,到了晚年可以有順利的處境。
外面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障道,是自己的業障障著了。無論在什麼境界,訓練自己的心清淨不動,以無心應事,對任何事情,隨心應量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心裡毫無成見;如果有我的見解,我的看法,我的主張,則人我是非隨之而來。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,如如不動,這才是真正學佛。
如何訓練自己成為圓頓的根器?果能深解義趣,信心不逆,就是圓頓根器。對於經中所說的義理至誠懇信,信了之後即起行,一切作法不違背經中義趣,就叫作信心不逆。唯在學人始終信心不逆,決定當生即能得到無上菩提。
一切境界,了了分明,善亦不取,惡亦不排斥,相信自己決定做得到,謂之信心清淨。深心是好德好善,即使被人無故辱罵而欣然接受,不發脾氣,不生瞋恨心。決定相信自己可以利益眾生,廣修六度,普度有情而不著相,為大悲心。這三種心合起來就是發菩提心,即與佛之心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