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放下得失之心,就成功了一半
2022.7.21

  先把得失的念頭斷掉,才能得到自在,智慧即能現前。自己的東西,固然要珍惜,妥為保存,但是不要存慳吝之心,他人取用,即與自己受用一樣。有的人學佛多年,天天想求智慧、求福德,而所做的完全相反,以致一生遭遇多與願違,尚怪佛菩薩不理會他。須知大菩提心是從智慧中生出來的,先由放下得失之心下手,就成功了一半。

自己在家依教奉行,亦是作佛事
2022.7.20

  聞到佛法而不肯實行,等於不聞。佛之教法是先要修德,自己道德學問不能成就,什麼事都是枉然。佛事即救護一切眾生之事,勸人去做,不如自己去做,自己在家裡依教奉行,亦是作佛事,遇到相識的人,順便向他講一二句佛法也是作佛事。念念覺、處處覺即是得佛菩提。

心量拓開,智慧現前
2022.7.19

  經云:「其心彌廣,等一切智。」心量要大,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現在社會上兩個人在一起工作,都不能互相容納,如此下去,三途有分。心如果到達三界以外,自然就會超出六道輪迴。心量拓開,智慧即現前,一切智的光芒也透露出來了。
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
2022.7.18

  年輕的時候應多吃點苦頭,愈吃苦愈好,如果福報大,留一點到老來再享受,免得老來苦。如係在校青年學生,更不可只圖享受,貪玩,混文憑,而荒廢學業,如無真正技能與真實學問,入了社會必定發生種種障礙。所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我們看歷史,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都是吃過不少苦頭的。

欲求往生,心先清淨
2022.7.16

  欲求往生,先求心之清淨。境界現前,千萬不要與煩惱的種子相應,要一切放下,肯吃虧上當才好,忍耐一切橫逆之來,心中不起分別,煩惱退隱,般若即現前。世間法的紛爭,全是為了名聞利養,須相信一切均屬因果定業,如係命中應得之財富,布施之後仍舊會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