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能否成就在乎願,總願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。如想開大智慧要抓著綱領,去煩惱,譬如平常聽經很有興趣,但是談到斷煩惱則不願意,如此這般,縱然三藏十二部全都會背也是毫無用處。
以行證解,如不能行則為記問之學,不足為人師,故行滿而智圓。行滿即是斷煩惱,斷是心上斷,而不能由境上斷。一切造作,無論善惡、順逆境界均接受,要融通。只要真正把身心貢獻與佛菩薩,一切順逆境界都是佛菩薩安排的,愈走愈光明。
佛說法喻為法輪常轉,輪輦過了地面時,壓平了荊棘野草;以地面比作心地,心地中有無量的煩惱執著,要繼續不斷的壓。心中煩惱如野草,因此古來大德講經說法從無間斷,心中之草一天不壓即生煩惱;若天天聽經,或者有一點效用。
福慧雙修,悲智雙運,不可有偏,單觀無虛必執有。本願雖是在利益眾生而不可強求,利生的機緣沒有成熟,應先在自利上下手,利生的先決條件是離相無住,否則領眾時而自己心不清淨,可能被眾生度走。
總是想求福求慧,而妄想執著又不肯捨去,這就難了。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,只要肯做,人我執一破,我見沒有了,一切煩惱統統消除了。遇到疑難問題先要找其原因,一切唯心造,找其原因要向心內找,能迴光返照,處處找自己,一定有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