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香花水果供養西方三聖,是表一點情意。真正的供養是心意,見到彌陀,發心求生淨土,就是供養彌陀;見到觀音,發心慈悲一切,這一念慈悲就是供養觀世音菩薩;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,不用感情,就是供養大勢至菩薩,這叫真實的供養。真正依教修行,常常能提醒自己的慈悲、理性,佛菩薩就在你家裡,時時刻刻沒離開。
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。」常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六波羅蜜,那就有求必應。這樣做,成佛都能求得到,這是所求裡最難、最不容易的,都能求得到,何況成佛以外的。
「功德」不要到處宣揚,不表功。須知宣揚,功德就都報掉了。「罪障」要拔除,跟別人說自己的罪業、過失。人家責備幾句,罵幾聲,業障就消除了。
一個人如果瞋恚心、嫉妒心、報復心很重,就是羅剎、阿修羅。所以我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,處處要小心,決定不要得罪這些人。得罪他要重重的報復你,那我們就吃不消了。
念佛法門的障緣不在外面,在自己。自己若不障礙自己,別人障礙不了。譬如有人討厭我念佛,我就在心裡念,不出聲,功夫還是不間斷。冤家對頭來陷害我、障礙我,只能障礙形體,不能障礙內心,我心裡的佛號不間斷、不夾雜、不懷疑,功夫就沒有間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