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知止而後有定
2025.1.09

  「知止而後有定」,知道止於至善,心就定了。不會再被煩惱所動搖,不被外面境界所誘惑。由此可知,為什麼勸人發菩提心?用意就是「知止」,有一個向上的方向、目標:我要作佛。「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」,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過程。

迴向,破我執絕妙的方法
2025.1.08

  一般人總是自己留一點,多餘的才布施,這不叫「迴向」,這是「布施供養」。迴向是自己完全不要,全部的供養大眾。為什麼要迴向?這是破我執絕妙的方法,把自己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、福德都送給別人,自己不要了,都是為別人修的,把自己給忘掉,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。

信心是福德的基礎
2025.1.06

  對於聖賢要有信心,決定不能懷疑。對人事物只要疑心一起,一切善緣都破壞了,善行功德決定不能成就。世法佛法都把「信」擺在第一位。古人教人:「人無信則不立」。淨宗講的三個條件,信願行。如果信心沒有了,願、行也都沒有了。所以要想成就道業,首先要建立信心。信心是福德的基礎、根源。

拜佛的好處
2025.1.04

  貪圖安樂,想身體健康就難了。身體不好,拜佛。這個方法裡有運動、有強身,修定修慧。拜佛的人心是清淨的,身是活動的,就跟輪相一樣,圓周在動、心不動。其他的運動是心也在動,拜佛這種運動心不動,確實定慧等學。

學善巧
2025.1.03

  忍辱就是要有耐心,好事不是一蹴而就的。「好事多磨」,磨是障礙;想做一樁好事,障礙重重。要用智慧去應付,這條路走不通還有那條路,總有走得通的路。障礙是決定不能避免,要懂得迂迴,要知道等待時節因緣,在障礙當中學習成就自己的後得智。我們在一切境界裡,就有善巧應變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