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夫沒有明心見性,智慧德能不能現前的時候,一定要靠修德。如果不知道修行,生活就會過得很苦。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。財、法、無畏三種布施都要認真努力、無有分別執著去做。自然物質生活不缺乏,聰明智慧年年增長,身體健康長壽,這就是修德。
願力跟欲望有什麼不同?世間人講的心願是欲望。一切隨緣是發願,攀緣是欲望;為自己是欲望,為一切眾生是發願。念念有一個我做本位,念念都想到我,發的一切願都變成自己的貪欲。對於願心、欲望要辨別清楚,若落在欲望裡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,輪迴心學佛、念佛還是要搞輪迴。
「信願行」是得生淨土的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裡,最難的是信,信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。假如對西方極樂世界認識不清楚,了解不夠透徹,信心就很難生起,必得要依靠大乘經典。從信心生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力,一心稱念這個動力又是從願心裡發出來的。所以因信才發願,因願才立行。
莊嚴諸佛菩薩,是盡自己的心力,將這一個殊勝無比的法門介紹給別人,奉勸大家共同來修學。佛的心願就是希望眾生在這一生成佛道。要達到這個目的,所有法門當中只有這一個法門是決定可以達到的。因此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宣揚這個法門,沒有不勸眾生念佛求生淨土的。這是諸佛度生的本願。
會念阿彌陀佛的人太多了,可知道名號功德的人不多,所以念的感應就不相同了。真正知道它的功德,念這一句佛號的心真誠,感應會特別顯著。念這一句名號,所有一切法門統統都修了。念這一句名號,不但《無量壽經》,所有一切大小乘經典都念了。知道這個事實的人不多,真正明白人拼命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