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義禮智信,心裡有這五個字,叫道,行為上有是德。這五個字跟五戒應對,仁不殺生,義不偷盜,禮不淫欲,智不飲酒,信不妄語。所以五戒是做人的基礎,一個人一生都能守住五戒,來生不失人身。五戒跟五常是六道裡頭取得人道的條件,這五個沒有了,人道資格就失掉了。
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,修什麼法門?就修老實念佛,就這一句佛號。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,不要加任何其他法門來幫助。成了佛之後,還用這一句佛號度化一切眾生成佛。
苦是真的,樂是假的。樂會變成苦,樂就是假的;苦不會變成樂,所以苦是真的。真正的樂是倫理道德,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。西方世界既然沒有苦,當然樂也就沒有了,苦樂是相對的,唯有苦樂都沒有才叫極樂,那是真樂。
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佛的力量,眾生的業力,眾生的心力,是相等的。能夠把自己的心力跟佛的力量集合起來,就能夠抵業力;心力如果跟業力集合起來,就把佛的力量遮住了。凡夫最大的一個麻煩在業力障礙了心力,所以跟佛的願力就不相應,於是消業障真是一樁大事。用什麼方法消?念佛。
倫理教育是從家庭講起的,從夫婦講起的。夫婦同住在一室,室之外是家,家裡面上有父母,下有兒女,平輩有兄弟姊妹。家的外面是社會、國家。如果核心都做不好,夫婦不和,這個家還能和嗎?社會還能安定嗎?國家還能太平嗎?所以吉凶禍福的根在哪裡?在家室,在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