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夫業障習氣非常深重,障礙了佛菩薩聖賢的教誨。用什麼方法消除業障?長時薰習。我們的煩惱習氣這麼重,也是長時間薰修成的。對於聖賢教誨,如果能有長時間的薰修,總會有一天覺悟過來。認真努力學習,可以幫助我們縮短時間、提前覺悟。
「多聞闕疑」,這是求學的態度。「明理除疑」,有疑沒有關係,要不要去追究?佛法許可你問到底,決定沒有忌諱。為什麼?疑惑一定要斷除,所有疑惑都沒有了,人就老實了。斷疑生信,這是求學非常好的態度。
佛教導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生活,來處事待人接物?一念不生,隨緣而不攀緣。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是普賢菩薩做人的態度,真實智慧究竟圓滿,我們應當要學習。
心想非常的繁雜,但是無量無邊的念頭,哪一個最重要?我們要找到第一因素,地獄第一個業因是瞋恚、嫉妒,這種心想就造成地獄境界。所以,地獄是從自己的心想生。個人造業,個人受報,任何人都不能夠代替,這個大道理搞清楚,才知道自己決定可以得救。為什麼?我不造這個惡業,不起這個念頭。
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阿彌陀佛、極樂世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,此地娑婆世界也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所以能不能往生權在自己,不在阿彌陀佛。我們真的發願要去,佛決定來接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