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常常教導我們「防微杜漸」,極其微小的地方要知道防止。小小的過失如果不能夠防止,慢慢積成大的過失,就很難改,就要造罪業了。所以真正修行人,一定是從很小的地方就很重視,小過能夠改,大的過失就不會產生。
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凡夫只有自己一個,無論他作善、作惡,我們都要想到,那是隨類化身,示現給我們看的,我們必須在這些境界裡修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,成就自己的佛道。所以都是來幫助、成就我們的,他不是諸佛如來示現,那又是什麼?
為什麼釋迦牟尼佛、孔子教學成功了,而我們連身邊的人都難以感化?釋迦、夫子他們做到了,先做到然後再說,人家相信,也願意跟他學。我們讀了經典,會說會講也會寫,沒人相信,沒人願意學。為什麼?沒有做到。
阿彌陀佛是世出世間第一大善人,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如果我們的心行不善,怎麼能跟阿彌陀佛、極樂世界相應?執持名號,最低限度要落實在十善業道,斷十惡業、修十善業,念佛才會產生作用;若不能斷惡修善,這個佛號白念了。
成就自己,第一個要成就自己的德行,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。其次才是學問。佛教化眾生把德行擺在第一,孔老夫子教化學生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。可見得世出世間聖賢都把德行放在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