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藥對於有病的人功德最大,從因果上講,施藥得無病的果報。凡夫業報之身難免有痛苦,如肯布施醫藥則身心舒暢,少病少惱,若再能迴向則與菩薩行相應。
六度之關係非常密切,度度都統攝六度,一修一切修。初學者有次第,由布施、持戒下手,後後勝前前,按次序修,不能躐等,不能好高騖遠,更勿自持聰明,以為不必按部就班,可以一步登天,此危險殊甚。世出世間一切成就,即在捨忍二字,若著了相,捨與忍均不能圓滿。著相修六度即是六種有漏的善業,來生不過受人天福報。
勸人學佛可不能勸人斷除世間法,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重在一個「覺」字上,迷了就是世間法,覺了即是佛法。世間法我們要認真負責,一切言說、一切境界相都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把世間事做得很圓滿,心裡要清淨,不能夠染著世間法,這就對了。
萬法因緣生,因緣所生法,念念遷謝,新新不住。人生雖然變化遷流,但仍然要求養生之道,藉色身以修行。身體要勞動,拜佛經行均是動;心要靜,以定養心。既知身體是暫時性的,即不必與人爭,保持心地清淨。
依教修行今生必有成就,佛法是增上緣,修行要靠自己身體力行。所以必須要相信自己,信心具足,結法緣是賓,自己開悟證道是主,賓主認清,福慧雙修。廣結善緣屬於福的方面,精進修行屬於慧的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