煩惱無量無邊,把它分成三大類,第一類叫無明煩惱,第二大類是分別,第三大類是執著。有這三大類的煩惱,智慧變成煩惱,德能變成造業,相好變成六道輪迴。把妄想分別執著全部放下了,就回歸自性。所以佛法的修行自始到終,就修放下。
受人滴水之恩,常思湧泉為報。這個人過去曾經有一天對我好,我永遠不忘;以後有什麼對我不好的,我不放在心裡。知恩報恩,這個心多厚道!這個心、這種行,這是有福,福是這樣修來的。
為什麼諸位同修一開始修淨土,我首先勸你把《無量壽經》念三千遍,念三千遍的目的是收心。第二是把佛陀的教誨字字句句記在心裡,然後進入第二個階段。第二個階段是研究討論,求解,對於《無量壽經》的義趣,解得愈深愈廣愈好,解透徹了,才能活用。
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,從理上來說,釋迦的穢土、彌陀的淨土還是我們心性變現的,哪有來去?哪有淨穢?萬法一如;可是從事相上來說,從作用上來講,我們決定要往生彌陀淨土,能幫助我們開悟,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快速成就圓滿菩提!
師承,我們拜一個人作老師,跟這個老師學,跟定這個老師。就要聽老師的話,老師以外的人來教我,我要聽他的跟他走了,這就是背師叛道。所以作學生有作學生的條件,對老師一定要服從,尊師重道。老師全心全力的教導我們,我們要完全配合他,才能得到教學的真實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