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

信忍樂欲
2025.2.09

  「信忍樂欲」。「信」下面「忍」,「忍」就是肯定。信了,但是還不能肯定,這個「信」不能算是根;不但要肯定,還要愛好。到了很喜歡了,要不能把它落實,還不叫做根。「欲」是欲望,把它變成自己的欲望,這個信才叫有根。就如沒有一個強烈的欲望想求生、想親近阿彌陀佛,這個信沒有根。

如何得到身心自在?
2025.2.08

  「輕安」是最初證得的境界,凡夫身體粗重,什麼原因?煩惱太多,習氣太重。當修學功夫得力的時候,輕安的境界會現前。那要怎樣?修「四念處」,看破;修「四正勤」,斷惡修善;修「四如意足」,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然後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欲自在、念自在、進自在、慧自在。

如何得到一心正住?
2025.2.07

  「老實念」,關鍵在老實。念佛念了很久,沒有得到一心正住,是什麼原因?不老實。怎麼叫不老實?念佛裡面有疑惑、有夾雜,還有間斷。念佛綱領是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「都攝六根」是一心,「淨念相繼」是正住。

不吃苦,就離不了苦
2025.2.06

  修行,苦行重要。一切煩惱的根是貪,人能修苦行,把這煩惱的根拔掉了。世出世間什麼樣的苦都歡喜受,決定沒有絲毫抱怨。別人享福我吃苦,我要離苦得樂。不吃苦,就離不了苦。唯有能吃苦,才能真正斷貪瞋痴。

修行,修什麼?
2025.2.05

  修行,修什麼我們要知道,佛法最低的底限,佛法的根,《十善業道》。善惡的標準在哪裡?「十善」,十條:身三、口四、意三;與這十條相應的,是善法,與這十條不相應的,叫惡法。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用這十條標準來修正。惡的,一定要斷除,後不再造;善的,要念念增長。